我是文学爱好者,我思故我在

2014-02-20 08:15:15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我真正开始接触写作是2002年读高中以后,当时校报《汾西一中报》举行了一次国庆征文活动,怀着好奇心我一口气投了6篇文章,可惜都没有被选中。第一次出师不利,我并没有灰心。在2003年的元旦征文活动中,我又投了3篇,随后我的文章《新春寄语》在校报上发表出来。

第一次公开发表文章,内心无比雀跃。更令我想不到的是,第二期的校报上我又有一篇文章被发表出来。当时大家投的文章大多是谈学习技巧之类的内容,纯文学性的东西很少,这大大激发了我的写作热情,我第一次有了不单纯为写作文而写作的动力。刚接触写作,没什么技巧,也不懂怎样抓灵感,写的时候难免卡壳,我就逼自己多写多练,保证每期校报上都有自己的文章。

高二时,我的文章《天堂的劝诫》在《平阳文艺》上刊发出来,当时全校只有我一人的文章被录用了,我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地满足。

仔细想想,高中时代的写作多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理,不想在同学面前失了能写会写的身份,那时候我意识到写作是一件枯燥却很快乐的事情。

高考时,为了增加自己的升学几率,我选择了体育专业,然后我顺利地考上了长治学院。在大学,我俨然就是个另类,我是全校唯一一个参加文学社团,进入校报做记者的体育系学生。大二时,我创办了校园先锋文学社,并独立编印报纸。仅一年的时间,校园先锋文学社就被评选为全校优秀社团,报纸也做得有声有色。

参加工作后,日子过得忙忙碌碌,有一件事却一直记挂在心上,总想着把这些年写的东西整理成册。2012年6月,我的第一本书《十年》问世了。

之所以起名《十年》,是因为书中收录了从2003年到2012年近十年时间里我创作的一些作品。虽然文笔稚嫩,行文牵强,然而这些文字中无不显现出我的成长轨迹及我的思考感悟。

由于经费有限,《十年》的印刷及纸张相对比较粗糙,然而其引起的反应却是我始料未及的。因为《十年》,我的作品逐渐被大家认可,也更加坚定了我在文学创作道路上继续前行的勇气和决心。也因为《十年》,我与《松山》才没有擦肩而过。

2012年11月29日晚,临汾市第二届道德楷模颁奖晚会在临汾影剧院举行,单位派我前往摄影,赵松山正是此次受到表彰的十大道德楷模之一,由此我便认识了他,彼此留存了对方的电话号码。

第二次见到赵松山是在单位办公室。

那天中午我正准备下班,恰巧他前来找我拷贝颁奖晚会时的照片。就这样,我们有了第一次交流。我感觉这是一个很睿智的人,或者说这是一个大智若愚的人。我随即把我的第一本书《十年》送给他留念,他很高兴,并告诉我说他很早就有整理自己人生回忆录的想法,只是自己文墨有限,所以一直没有启笔。得知我有文学写作的特长和爱好后,他便邀我帮他整理生平回忆,我也非常愉快地接受了他的邀请,并于2012年岁末开始了这本书的构思创作。

2013年11月24日,我的第二本书《松山》出版问世。这部书的整个创作都是在夜晚进行的,从起笔到交稿,熬更守夜,整整一年,我也逐渐养成了凌晨两点才上床休息的生活习惯。这个很不好的习惯最终让我写成了这部书。

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我一直秉承文学服务于生活的创作理念。笔底的散文是否凝聚着对人生的思考,纸上的小说是否能针砭世风人心,不单纯追求词藻的美轮美奂与修辞的长篇累牍,我认为这是文学创作的本真意义和价值所在。(记者 李卫红)

     

责任编辑:李甲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