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头袅袅升起的炊烟,与天边晚霞慢慢交融,邂逅在迷人的黄昏;雨后的山谷,雾气缓缓升腾弥散在山间,形成浩瀚的云海;层峦起伏的群山以及清晰可见的各色植被,不禁让人吟诵“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佳句。
……
平阳广场上有临汾最美的风景。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在平阳广场举办的“大美临汾”傅庆华摄影展吸引着全市人民的目光,114幅精美的照片定格临汾美景,不经意间展现着临汾的大好河山,更反映着临汾翻天覆地的变化。
尧庙、霍州署衙、广胜寺、壶口瀑布、丁村、师家沟,这些外界熟知的临汾美景,在傅庆华的镜头下呈现出别样的气质和美感,让人醍醐灌顶“竟然能够用这样的视角去展现身边美景”。
汾西老爷顶、霍州七里峪、乡宁云丘山、翼城舜王坪、永和乾坤湾,这些尚不为外界熟知的景点留下了他的足迹,站在展板前,一张张照片在传递着美感的同时,更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插过队、经过商、当过教师、从过政,可能就是和相机有缘,最后还是选择了摄影。”如今,回过头审视自己的人生经历,傅庆华笑着说,1973年,他第一次接触摄影,看到黑白照片定格的美景和人像,他知道自己的一生将很难再离开摄影。1975年,傅庆华节衣缩食终于有了一台属于自己的相机,开始了如痴如醉的摄影,虽然他也觉得是在玩,但依然很用心地按下每一次快门,定格眼前的美景。“期间,我的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拍摄了很多各地美景的照片。”在收获着他人羡慕和赞许的同时,傅庆华感到前所未有的空虚,1986年,他忍痛放下了摄影,开始冷静地去思考摄影。“照片应该反映的是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厚重的历史文化,临汾有着如此多的美景,我连家乡的美景都拍不好,却舍近求远无数次跑到外地,机械地按下快门。”经过长时间的思索,傅庆华于1995年再次拿起熟悉的相机,背起行囊,开始奔波于临汾本土的秀美河山之间,终日飘游在俊山秀水之间,穿梭于民俗古风之中,短则几天,长则数周,只为按动快门那一刻的坦然。
虽然拍出了很多让人心仪的作品,但傅庆华并不满足。“摄影就是充满遗憾的艺术。”他笑着说,近些年立足家乡,还没有碰到称之为满意的作品,摄影技术虽然是可学的,但一幅照片同时还反映着拍摄者的观念和思想,这些是学不来的,需要生活积淀和人生阅历,正是基于此,他根本不投稿参赛。
“有多大的胸怀,就能拍出多么大气的照片。我愿尽我毕生之力,将临汾美景一一展现。”傅庆华坦言,摄影艺术并不只属于少数人,而是需要将自己亲眼看到的家乡的真善美,通过相机这一载体真实地展现在家乡父老面前,这需要客观、激情和感悟。
责任编辑:李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