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洞县赵城振业花园是刚落成的一个小区,却经常能够看到有家长抱着孩子来这里推拿。擅长小儿推拿的杨再喜老人就住在这个小区里,他的推拿很管用,孩子们还亲切称他为“推拿爷爷”。一位慕名抱着孩子前来的家长笑着说。
在赵城镇南街,不论老少都知道杨再喜。车停南街,走进小巷,生锈的铁大门上着锁,白色的“推拿”二字和手机号格外醒目。附近的居民告知,冬天生火取暖不方便,老人到儿子家去了。前来带孩子推拿的人得知后都会去他儿子家找他。杨再喜还是一样热情地示意其坐下,然后仔细询问孩子病情及症状,并开始推拿。整个过程中,老人一边细心推拿,一边逗哄着孩子。
杨再喜今年68岁,有着多年的小儿推拿经验,他说,现在小孩有个发热、咳嗽,心急的家长们都直接把孩子抱到医院,接受西医治疗,输液、打针、吃药让孩子很遭罪。而小儿推拿可以提高孩子自身体质,提高免疫力,同时还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现在的医疗技术进步很快,但传统中医仍然是一些小儿常见病的最佳治疗方案。小儿推拿是建立在祖国医学整体观念的基础上,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学说为理论指导,运用各种手法刺激穴位,使经络通畅、气血流通,以达到调整脏腑功能、治病保健目的的一种方法。”杨再喜介绍说,小儿推拿的治疗体系形成于明代,以《保婴神术按摩经》等小儿推拿专著的问世为标志。小儿推拿的穴位有点状穴、线状穴、面状穴等,在操作方法上强调轻快柔和、平稳着实,注重补泻手法和操作程序,对常见病、多发病均有较好疗效,对消化道病症疗效尤佳。
“由于家里条件不好,直接报考的中专。”至今回忆起那段历史,杨再喜仍然心存遗憾,原来他的父亲就会推拿,自己从小耳濡目染,也对传统中医有着浓厚的兴趣,报考学校时,6个志愿中就有5个跟医学有关,然而由于自己一时疏忽,将第一志愿报成农业机械专业,录取通知书寄来才后悔莫及。
上学、毕业、工作,杨再喜一辈子和农业机械结下了不解之缘,但是在工作中,他仍然没有将自己喜爱的医学放下,工作之余,每天钻研小儿推拿,碰到家里有小孩不舒服,同事总会抱来让他帮忙推一推。
“杨再喜有小儿推拿的技艺”慢慢在同事邻居中传开了。“每天都会有人抱着小孩来家里推,人多的时候都顾不上吃饭。”杨再喜的老伴笑着说,能到家里来的都是一些同事、邻居介绍来的,而且都完全免费。退休之后,慕名而来的人越来越多,杨再喜一律热情接待,细心为患儿推拿并且乐此不疲。
“由于小儿肌肤娇嫩、神气怯弱,因此在推拿治病时,特别要注意手法,强调轻柔、渗透,要求轻快柔和,平稳着实。其中,操作的基本手法有:推法、揉法、按法、摩法、掐法、搓法、拿法、运法、捏法、擦法、捣法、捻法、刮法、摇法、拍法。除了基本手法外,在几百年的临床实践中,医家逐步总结出一些有固定程序且有特定名称的操作方法,这些操作方法往往是用一种手法在一个穴位或几个穴位上进行,故现称“复式操作法”,如黄蜂入洞、打马过天河、运水入土等。
杨再喜笑着说:“之前偶尔帮助同事邻居做做推拿,没想到前来推拿的一传十、十传百,来的人也越来越多,我能凭借自己的这点手艺,减轻孩子的痛苦,也算为大家服务,发挥余热。”(记者 李娇)
责任编辑:李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