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襄汾县赵康镇南柴村,乡亲们只要提起董麦玲,就会连连称赞:“真是一个难得的好媳妇,要不是她端屎倒尿、热饭热菜地伺候,说实话,她久病不愈的婆婆恐怕活不到今天。”
挑起照顾老人重担
1995年,董麦玲经人介绍认识了吴会炎并结了婚。正当两个年轻人为美好生活而奋力拼搏的时候,2006年,婆婆解金凤因为突发子宫瘤,在治疗后,恢复不好,反倒恶化。婆婆虽两个儿子,但二儿子海炎入赘到本村开卫生所的马培泉家。当时董麦玲还在天津打饼子,但想到会炎平时对她无微不至的关爱和婆婆期盼她照顾的眼神,就赶快回家照顾婆婆。
从此,董麦玲便开始8年如一日照顾久病不愈的婆婆。
8年多来,麦玲从没睡过一天懒觉,早上5点多就得起床做饭,然后伺候婆婆穿衣、吃饭、为老人翻身、按摩。刚开始婆婆解金凤130多斤,每次给婆婆翻身、擦洗,瘦弱的麦玲都是满头大汗。婆婆大小便失禁,为了避免婆婆身上长褥疮,需要保持干爽,董麦玲就为老人做了几十个棉垫,一尿湿就马上换,有时一天要换一二十次棉垫子,然后再把婆婆尿湿的垫子全部拆了洗一遍。任凭数九寒天都得在院子里洗尿布。丈夫常年在外打工,为了更方便照顾婆婆,麦玲就和婆婆搬到一起住,婆婆因病导致严重的语言障碍,不能用言语表达,这就为麦玲的护理增加了难度,一晚上要起来好几次看婆婆尿湿了没有。在麦玲的精心照料下,婆婆久病不愈8年来,从没生过褥疮,而且在家人的搀扶下可以下地走路了。天好时,麦玲就搀扶着婆婆在外面转转,让老人晒晒太阳、散散心。
孝老敬亲无怨无悔
2012年,婆婆解金凤病情严重恶化。董麦玲自己在医院日夜伺候婆婆。公公吴占旺激动地说:“这可比亲闺女还亲呢!老伴儿住院时,同病房的人都说你这闺女伺候得真周到,我对他们说,这哪是闺女啊,这是儿媳妇!他们简直不敢相信。”小叔子马海炎也是赞不绝口:“当时俺妈已经不能吃东西了,医生也说恐怕不行了,可麦玲不相信,用小勺子一滴一滴地往俺妈嘴里喂奶。”就这样麦玲硬是把婆婆从死神手中拉了回来,等一个月后,婆婆出院回到家。
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可董麦玲却利用行动证明婆婆久病床前有孝媳。问及服侍久病不愈婆婆8年多年不言悔的原因,董麦玲若有所思地说:“谁没有老的时候,孝顺老人是咱的义务,现在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好了,婆婆虽然久病不愈,但应该得到更好的照顾和尊敬。只要婆婆在一天,我就好好服侍她一天。”董麦玲用赤诚的孝心、爱心演绎了人间感人故事。解金凤虽然不能亲口表达出对儿媳妇这么多年辛勤付出的感激之情,但从老人的眼神里,能看出她对儿媳妇的赞许。
通讯员 吴建会
责任编辑: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