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亩地里有2.5万个谷穗,一个穗上有6000个谷粒,一千粒是3.3克,一个穗可产20克,一亩地下来就是500公斤谷子……”在谷子标杆示范田陈忠忠向笔者细说着谷田里的丰收。
2007年7月,陈忠忠通过“村官”招考来到浮山县米家垣乡米家垣村成了一名大学生“村官”。经过几年的努力,他创办的谷子合作社年产绿色优质谷子200吨,带动全村106户村民年增收60余万元。
走村串户 访民情 定思路
米家垣村是浮山县东部的一个纯农业村,村民收入单一,基本上是靠天吃饭。看着生活困难的农民群众,陈忠忠决定在这里大干一场,早日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思路决定出路,陈忠忠深入村组,走家串户。经过走访调查他因地制宜的提出了三大基地建设目标,即在全村发展壮大绿色谷子种植基地、养羊基地和绿色谷子生产加工基地。这条发展思路得到了村党员干部群众的一致认可,为全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现在,米家垣村绿色谷子连片基地面积达到300亩,带动周边发展绿色谷子1000亩;养羊基地发展了15户,户均存栏数100余只;通过与米家垣小米加工厂合作,年生产加工小米30吨,解决本村劳动力就业25人。
带头创业 搞试验 做示范
对于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要在农村从小到大,甚至从无到有地创出一番事业,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通过调查,陈忠忠了解到米家垣乡群众有种植谷子的传统,但存在规模小、技术低、效益差等问题。陈忠忠决定从种谷子入手,确立了“做给农民看,带领农民干、发展优质谷子”的目标。
2011年4月,他承包了2亩沟地,从外地购买了1公斤种子,搞起了特色品种试验。但在秋收时亩产只有125公斤,不足普通种植户的一半产量。经过分析后得出以下原因:一是缺乏技术指导,实践经验不足;二是地块地势较差,通风光照力度小。谷子产量虽少但陈忠忠在试验种植过程中学到了许多谷子种植的相关知识。
第二年4月,陈忠忠又在村里承包了5亩好地块,在县农业技术站和乡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引进新品种谷子长农35和晋谷21,尝试开展“地膜覆盖+物理杀虫+配方施肥+化控间苗+秋春保墒+叶面喷肥”六项技术。工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辛勤努力下,平均亩产达到了375公斤,丰硕成果的取得,让他看到了希望,也增强了全村谷农科学施种的积极性。
攻坚克难 引技术 搞规模
为了让全村谷子种植“抱团”发展,陈忠忠着眼未来,带头出资2000元,组织村里4户谷子种植大户成立浮山县建福谷子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了解决合作社发展资金上的问题,他积极参加了县团委组织的YBC创业培训班,争取到了YBC创业贷款。
面对谷子种植中遇到的许多新问题,陈忠忠抓住县“村官”交流的契机,专门在县农业技术站学习交流了一个月,学到了谷子种植的实用技术。他把学到的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谷子种植户,而且还积极组织谷农通过远程教育等形式学习更多种植管理技术。
2013年陈忠忠积极争取在米家垣村开展了谷子高产创建示范试验,在全村积极推广“地膜覆盖+物理杀虫+配方施肥+化控间苗+秋春保墒+叶面喷肥”六项技术,使全村谷子平均亩产达到425公斤,形成了“基地+合作社+农户+加工”的发展模式,全村谷子种植走上了产业发展之路。
收获梦想 办实事 惠民生
陈忠忠的谷子产业创出了品牌、做出了特色,在浮山周边县市打开了市场。
“想干事、敢干事、能干事、干成事”,让陈忠忠赢得了米家垣村村党员群众的支持。
在支部换届中,陈忠忠当选为米家垣村党支部书记,在更高的起点上规划米家垣村的未来。现在,在他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村里的各种档案健全了,谷子产业发展壮大了,村里的路灯亮了,街道绿化了,水泥路也铺到家门口了,自来水管接到了村民家中了。
艰辛之后必有收获,2013年7月陈忠忠的创业基地被定为浮山县大学生“村官”创业示范地基,他被评为“浮山县优秀共产党员”;就连临近县市谷子种植大户都专程来到米家垣村就谷子种植试验情况学习取经。
如今,工作停不下来的陈忠忠,又在谋划着创建“米家垣科技示范村”的梦想,我们也坚信,在他的努力下,米家垣这块热土上必将实现更多的梦想。
通讯员 卫琦
责任编辑: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