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们的好村长王有年

2014-04-03 21:27:43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三月的平阳,春回大地,满山披绿的尧都区金殿镇峪里村沐浴在夕阳的余晖里,可在峪里村的村民心中还有一道永远抹不去的“晚霞”。3月29日这一天,峪里村的数百名群众自发来到村口,迎接他们已病故老村长的灵柩,现场的气氛显得格外庄重、肃穆,空气中弥漫着忧伤……有村民回头望望尚未修复完工的文物古迹—— —翠微桥;再看着脚下宽阔、平坦的水泥路和路边整齐而立的路灯……许多人流下了眼泪。

过去,吃水难、行路难、上学难成为困扰峪里村发展的几大难题。2008年,刚走马上任的村委会主任王有年认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的群众工作必须改变思路,要改革、要创新,但是艰苦奋斗的老理儿却不能丢。经过他和群众六年如一日地真抓实干,现在的峪里村已经成为尧都区在农业调产和新农村建设中崭露头角的典型。

“我们村能有现在的光景全靠他了!”他就是我们村的‘焦裕禄’”……4月2日,在王有年出殡的前一天,记者来到峪里村采访他的感人事迹。

毫不利己村里没钱自己垫

王有年,享年67岁,共产党员。他生前是峪里村的村委会主任。说起老村长的好,许多人都泣不成声。“他当村干部的这六年来,急村民所急,忧村民所忧,谁家有事他都到场帮忙。谁家遇到了困难,他也是第一个伸出援手。这几年,我们村铺上水泥路,建起了寄宿制学校,在方圆几十里的范围内第一个接上了自来水,第一个安装了路灯,还修复文物古迹翠微桥和魁星楼,可惜的是,他却没能等到完工的那一天……”今年65岁的村民荀国兴含着泪说。

“过去,我们每天都为吃水发愁,最近的挑水点也有1公里多,有时候,甚至还要跑到离家5公里外的龙祠泉拉水。那些年可是没少吃长途‘挑水喝’的苦啊!自从王有年当了村主任后,他是跑前忙后终于在2009年让大伙儿在家吃上了自来水……”村民王会云说起王有年为村里办的第一件好事时,眼里泛着泪光。

当初,让全村人都能吃上安全水、放心水,不是靠口头说说就行的,这必须是流血流汗、脱皮掉肉的一场“攻坚战”。在为村民接自来水的施工过程中,王有年每天吃住在工地,和村民们一起挖地沟、埋水管,整个安装工程除了争取到政府的部分投资外,剩下的钱全靠村民集资,每家300元,可后来干到工程的三分之二时,因为资金短缺又差点搁浅了。

“那会儿,几乎家家都凑了钱,有五保户、贫困户、低保户等掏不起钱的村民,王有年就自己掏腰包给他们垫上。”该村的会计牛国平说,当时的情况是,要么发动大伙儿捐款,要么就让工程半途而废。这时,王有年一咬牙说:我来想办法!”可令人没想到的是,他竟然瞒着全家人把家里全部的积蓄11万余元全都垫上了……好不容易接上水了,由于村里给看抽水机房的人工资太少,没有人愿意干。没办法,王有年一个人看机房,这一看就是三年。村民们都知道,自从村里关停了有污染的小厂子后,啥收入都没有,这钱什么时候能还上,大家心里都没有底儿。

群众中去大事小情一肩挑

“就是通自来水的那一年,由于埋水管的地沟没有填实,有一天晚上下大雨,从山上流下来的雨水把埋水管的地沟冲开了,而且把地沟冲塌,直接把我女儿家给淹了,家里的东西全泡了水……”村民荀国兴回忆,当时是晚上,大家都不知道,可是王有年知道后,二话不说带上他的女婿一起清理,整整干了一晚上,总算是把淤泥给清理干净了。

当时,王有年说,既然是村里接自来水管的地沟造成的,村里保证给赔偿和修复。事后荀国兴才知道,是村长王有年掏钱给女儿家进行修复的。

除了村子里的事情,村民们谁家有个事王有年也会热心帮忙。“记得我儿子娶媳妇的时候,就是王有年给做的媒。他说媒的那段时间每天跑前跑后,可连一口饭都没在我家吃过。”回忆起王有年为儿子说媒,王跃峰说,当时俩孩子都愿意,可就是彩礼谈不妥,在两万元钱上你来我往争执不下,最后这个婚事差点谈崩了。后来作为媒人的王有年说:这两万元我掏了,只要孩子们的婚事能成。”就这样,两家欢欢喜喜把婚事给办了,直到两年后,王跃峰才还清儿子结婚时王有年给垫的彩礼。

王有年被选上村长的时候,解决了村里一个遗留了9年的历史问题。“有两家人,因一家给另外一家帮忙时出了车祸,结果死人的一方要让主家赔两万元,主家赔不起,另一家就把尸体放到了主家家里,这一放就是9年多。主家人因为赔不起,一直在城里打工不敢回村,历届村委班子都没能解决,可是王有年就是不信这个邪,经过一个多月的调解,两家人这么多年的恩恩怨怨终于化解了。最后,一方赔了另一方16000多元了结了此事。”村卫生院的王家浪回忆说。

改变作风村里应酬自接待

“首先,村里的干部要管住吃喝的嘴……”这是王有年在村委开会时对村干部提出的第一个要求。王有年刚上任不久,就和村委会干部一起定了规矩,下决心要改变接待下馆子的习惯。以后要办个食堂,村里有上级检查等应酬一律到食堂解决。可是,因为村委会连个像样的办公地方都没有,盖食堂需要钱,这个事情就放下了。

以前,村干部每月报销100元的手机费,还有为村里办事使用私家车报销一部分油钱,王有年在开村委会时第一个提出反对意见,而且率先把补贴给自己的手机费退回。

他的这个提议只得到部分党员干部的赞同,还有一些干部沉默不表态,王有年知道他们心里不愿意,会后就一个一个做思想工作。“村里要节省开支,党员要起带头作用,实在不行的话,我给大家把这些钱出了……”牛国平回忆道,后来,大家也不好意思叫他垫钱,这件事情就这样解决了。

后来,村里一有检查组来或者需要公务接待的时候,王有年就领到自己家里吃顿便饭。有人说,以前都是下馆子吃饭,你这倒好,在家里对付一下,不好吧!?可王有年说,领导们下乡应该尝尝咱地地道道的农家饭才对啊,要论下馆子,城里的远不比咱镇上的好?其实大伙儿都知道,他这是为村里省钱。

为了引导村里的新风尚,王有年带头,他家办事不收礼。“当时,我就是记账的。方圆几个村子上礼的行情就是100元至300元不等,可他只要求亲戚上50元,村里人一律不收礼。”村里的老教师王高明说,王有年有一个关系特别要好的朋友硬是上了100元,我就记了账,可事后王有年和我大吵,埋怨我不讲原则,后来还把礼钱退了。”

一心为公留下一个欠账本

“我是1961年入的党,今年75岁了。咱不说假话,像王有年这样的干部,干工作连命都搭上了……他就是我们村的‘焦裕禄’,我这样评价他一点也不为过。”村里的老党员王随心感叹道,他就是累死的,因为他热心,性格耿直,不怕得罪人,村里人大事小事都找他。”王有年弟兄姊妹7个,他是老大。在家里,王有年基本借遍了所有的亲戚。“他走得急,只留下了这么一个欠账本……”王有年的妻子李润莲拿着一个小本子说。记者打开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所欠的债,最多的是欠大女儿的27000元,最少的是欠邻居的200元。李润莲说,这本子里记的不是所有的债,还有一些亲戚的没记上,总共下来有近20万元。

“村里的水泥路都铺好了,唯独他家门前的一段路还是石子路。他就是这样,干啥都是先考虑村民,最后一个考虑自己。铺路的时候,先紧着大路和行动不便的老人、五保户等一些村民的门前,最后到自己家的时候没料了,就没铺上……”王有年的三妹王散心哭着说,我哥虽然是村委主任,可我们一点光都没沾上,还借了不少钱给他。村里的许多人都批宅基地盖新房,可他家还是老屋子,从来都没有为自己着想过……我哥小学毕业,没有多少文化,可我们都很敬重他,只要他开口,没有借不到的钱。在我们眼里,他是一个正直的人,工作中因此得罪了不少人,但是我相信,他干的工作,所有峪里村的村民都是看在眼里的。”

牵挂之事翠微桥尚未完工

        去年九月初九重阳节的时候,村里决定请60岁以上的老人吃一顿饭,可是怎么请?王有年说要在村委会院里摆几桌,一定要风风光光的。有人说,咱这主任是“憨憨”,别人都是请领导,他倒好,请老头、老太太搓一顿。王有年听到后只是笑一笑。

“我家是办理事会的,每次村里有个婚丧嫁娶要吃席都用我们家的理事会。可我知道,王有年为老人们过重阳节那都是自己掏腰包。”村民崔国兴说。

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村里的条件好了,王有年却病倒了。2013年4月份,在修复村里的一个文物景点翠微桥的时候,他晕倒在工地上,跟前的人掐了半天人中才醒了过来。“那会儿,他是早上出去,晚上回来,早上不吃饭,中午在工地吃,晚上回来才吃一顿。”李润莲说,大家都劝王有年去医院,可他说,可能是最近有点累,上火了,不要紧。直到农历八月底的时候,他已经吃不下饭了,连喝水都噎,这才去医院检查,并被确诊为喷门癌晚期。

“医生建议赶紧住院,但是我爸坚持要回村里给老人们过重阳节,我们拦不住就依了他。”王有年的大儿子王宝红说,父亲去年做了手术,今年正月二十病情加重了,因为家里实在是经济紧张,没钱住大医院,就找到解放东路的一家小医院保守治疗。王宝红说,以前,他们家光景很好,家里有一台装载机出租赚钱。可是自从父亲当了村主任之后,一直往村里贴钱,直到后来也把装载机给卖了,就这还向亲戚朋友借了近二十万元。

六年来,王有年先后往村里贴了近三十万元。目前,家里还欠着医院15000多元的医药费。住院后,王有年一再叮嘱家人不要让村民知道,担心来探望他的村民破费……王宝红说:父亲临终留下两个遗憾:一是对不起妻子和孩子们,因为他没给家里留下一毛钱的存款;再就是没看到翠微桥修复后的美景。”

     

责任编辑:王伟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