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急关头,必会舍命相救

2014-05-27 08:32:59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开栏话 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是社会主义荣誉观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人民称道的善事好事。平阳大地上就活跃着这么一群人,他们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临危不惧、挺身而出,以实际行动演绎了中华民族扶危济困、惩恶扬善的传统美德。他们践行勇为之事为建设文明、开放、富裕、和谐的临汾作出积极的贡献!本报特开专栏,以此来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

彩虹桥上——“有人抢钱啦!”在做完防水工程,骑摩托车准备回家的他,听到一名年轻女子抓贼的喊声后,立即将摩托车掉头追赶,他狠狠一加油门与歹徒的摩托车相撞后同时倒地,此时周围也有不少的围观者,惊慌中的2名歹徒眼见无路可逃,便从口袋中掏出锋利的刀子,企图吓退他,但他并没有退缩,而是机智的从工具包中掏出防水工具喷枪,狠狠地砸向歹徒的胸部,“咣当”一声刀子落地,就当他准备上前制服歹徒时,2名歹徒扔下钱包后落荒而逃,最终那名女子的钱包要了回来,还没等该女子说声谢谢,只听摩托车的声音渐行渐远……

秦属路上——他骑着摩托车在前往某个工地上做防水工程途中,突然看到路边有位老人晕倒在地,他急忙赶上前看到老人脸色发青,二话不说背起老人到临近的医院就诊,在医院里,好心的他大汗淋漓,忙前忙后,一边帮着挂号、取药,一边通知老人的子女,让人欣慰的是,一番检查后,老人身体并无大碍,等到老人的子女赶到时,他转身默默地离开了……

闹市街头——经常会看到有父母骑着自行车带着小孩的,偶然小孩子的鞋子会掉下来,他会急忙跑过去,捡起鞋子给孩子穿上,望着母子远去的背影,他欣然一笑……

这就是范玉华。一位见难乐于助,见义勇于为的,一名普普通通的河南籍民工。

范玉华,身材瘦小、皮肤黝黑,衣服上还常常能看到做防水工程时喷溅的泥污,完全与电视里常演得英雄形象相反。在他租住的近60平方米的狭小、略显寒酸的房间里,最耀眼的就是他身旁的“光荣榜”,十分耀眼,在整个房间内充满了无限的正能量与正义感:2013年3月被尧都区见义勇为协会评为“先进个人”、2013年7月被山西省见义勇为协会评为“见义勇为先进分子”三等奖、2014年4月被临汾市见义勇为协会授予“见义勇为先进分子”一等奖。

2012年的初秋,市区接连下了好几场大雨。9月1日晚,范玉华和几位朋友来到市区鼓楼西街彩虹桥附近,一边散步,一边等待着女儿下自习。然而就在他们走到桥下时,范玉华突然看到了河边扔着一个手机、半盒烟和几罐啤酒。刚开始,范玉华以为是哪个粗心人忘记拿走东西,可就在他这样以为的时候,突然听到了河里传来了一阵呼救声。此时雨夜迷茫,河上的能见度非常的低,但范玉华顺着呼救声,还是在河中看到了一个身影。

“不好,有人落水了!”范玉华这才明白了过来,原来有人在这雨夜中掉入了滚滚而去的汾河水中。看到此情况,范玉华来不及犹豫,当即脱掉鞋子,跳入水中,朝落水者游去。此时的天空,雷鸣电闪,风雨交加,昔日看似平静的汾河水也“雨涨河高”,发出让人不安的怒吼,激出让人胆战的浪花。

“当时我跳入河中后,依然感觉离落水者还有一段距离,于是慢慢靠近落水者,然后用一支胳膊将落水者拉住,用另一支胳膊往岸边游,不过这个过程非常惊险,因为河水流的太急,我每往前前进一米都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范玉华激动描述着救人的情况。

在范玉华救人的同时,桥上已经有人报了警,半个小时后,范玉华终于把人拉到了岸边,此时市区西街派出所的民警也到达了现场,大家一起将落水者救上了岸。后来经过民警调查,范玉华才了解到,原来自己救的女子并不是失足落水,而是想要自寻短见。“我爱的人不爱我,你不该救我”,当范玉华听到该女子对自己说的这句话后,简直是哭笑不得。好在人救了回来,没出什么事。范玉华看着这个和自己女儿差不多大的女子,心中满是纠结,他有心劝导,但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踌躇半天,最终还是离开了这里。

“那个要跳水寻短见的女子,也不知道以后会怎么样,会不会好好生活下去,当时,我应该和她好好谈一谈的。”忙碌了一夜之后,范玉华这样想到。

这件事情本以为会告一段落,依旧带着一丝对跳水女子牵挂的范玉华也投入到工作之中,可是他没有想到,就在同样的地点,同样的雨夜,自己竟然还要上演一场“救人记”。

2012年9月15日夜里,范玉华突然接到了一通电话,电话中,一名陌生女子对范玉华说:“谢谢你救了我,但是你不该救我,这一次你救不了我了……”

范玉华对这个突来的电话充满了惊愕,他已经知道了这个电话是谁打来的,也知道那个女子为何会这样说,只是不知道这次这名女子会不会继续寻短见。强烈的责任感,突然充满了范玉华的身心,本已经和自己毫无关系,但他却始终无法放下,他自认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但那股强烈的责任感却让他无法忽视。来不及思考和冷静,范玉华冲出门去,朝上次救人的彩虹桥而去。

同样的夜里下着同样的大雨,同样的汾河河畔,不时发出惊涛骇浪的河水拍打声。范玉华并不知道这名女子会在何处寻短见,但他却坚定的认为,那名女子一定会在这里出现。两个小时的时间,范玉华沿着长达十几公里的河岸线不停地寻找,最终在岸边发现了那名女子,此时该女子已经割了腕,鲜血流淌,吓坏了范玉华。

一通报警电话,范玉华仔细打量着眼前的女子,看着这个和自己女儿差不多大的孩子却一再寻短见,这让他感慨颇多。他一边对该女子做着简单的抢救措施,一边语重心长地对该女子说:“孩子,你还年轻,为何要做这样的事情?未来的路还很长,你还有大把的机会去好好努力,好好生活下去啊!……”一番抢救,该女子成功救活,此时的范玉华却是心神憔悴,心中毫无救人后的成就感,油然而生的却是对生命的崇敬。后来的一段时间,他几次来到负责此事的派出所,想知道一些该女子的事情,毕竟被自己救了两次,他总感觉应该了解一下这个女子的情况,如果有机会,还想和这名女子谈一谈。救人当救心,这样的想法,也是在自己实际经历过两次救援行动后才深深感悟出来的。

尽管后来范玉华再没与那名女子取得联系,但他始终牵挂着这名女子的情况,也默默祝福她可以好好的生活下去。不过,范玉华连续救同一个人两次的事迹却在不知不觉中流传出去,大家在为范玉华见义勇为事迹大加赞叹的同时,也被他“救人当救心”的想法所折服。

“见义勇为的荣誉是对我救人行为的认可和鼓励,不颁给我奖也不会影响我一贯的作风。只要遇到路见不平的事情,我还会舍命相救,挺身而出。”范玉华骨子里的那颗善良、正义感的心感动和鼓舞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传递着无限的正能量。 本报记者 杨文婷

     

责任编辑:杨洋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