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百姓的好医生

2009-07-28 08:08: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欲行医,先修德。”这是马继龙的口头禅,也是他的治院之本。“从事一天医务工作,我们就得对得起臂上的红十字。”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马继龙每天平均接诊患者60余人次,工作14小时以上,但在他脸上从来看不到厌烦,有的只是真诚和微笑,让每一位患者都感到了温馨,群众亲切地称他为“百姓医生”。
他为患者诊治从不收挂号费、处方费,仅此一项每年就可为患者节约5万多元。在患者遇到困难时,他积极进行救助。一次,一位外籍患者外伤严重,急需手术,可当下拿不出钱来,马继龙决定先做手术,后交钱,事后还拿出200元让他应急;对竹镇一位村民患眼病急需治疗,可没钱,马继龙为他垫付了500元;佃坪中学一位学生阑尾炎急需手术,但身上没装钱,马院长捐出了800元……多年来,他为困难患者减免各种费用达70余万元。马院长不仅为患者出钱,在关键时刻还为患者献血。李高沟一名患者急需用血,可血库存血不能及时赶到,马继龙主动无偿献血400毫升;麻姑头患者急需用血,他又无偿献血400毫升;下川村患者急需用血,他再一次无偿献血400毫升……他这种高尚的医德、无私奉献的人道主义精神得到了群众的称赞、同行的尊敬,老百姓称他为自家的好医生。
马继龙认为,治病救人仅有爱心是不够的,还要苦钻技艺,创新医疗手段,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马继龙特别擅长使用中医疗法,但中药煎服比较麻烦,携带又不方便,许多患者提出改用西药。为了满足患者的需求,他经过反反复复地揣摩实践,发明了中药先煎浓缩泡服法,其药效与煎剂相同,即开即饮,服用十分方便。用中药内服加上外敷手段,使患者康复过程明显加快,这一方法在卫生部医促会越南国际学术会议上受到好评。他精心研制的治疗心血管病的药物“麝星克瘀胶囊”以其独特的疗效受到许多外地患者的青睐,他精湛的医术在三晋大地广为传颂,2002年被中国医疗保健学会评为互联网中国名医。
为了将医疗技术推广开来,马继龙笔耕不辍,先后有30余篇论文在各类报纸或学术专刊上发表。其中《紫外线辐射充氧输入疗法配合中药治疗脑梗塞》在美国洛杉矶医学国际会议上获金奖,《中药泡服试验研究》在越南国际医学学术会议上获一等奖,被美国中华医学杂志聘为编委,他发明的药物“麝星克瘀胶囊”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地区科技进步奖。去年又被聘为山西省委直接联系的高级专家。
有人说,在医学知识上不断进步,马继龙可以说是一名成功者。但作为一名市政协常委,马继龙想到更多的是为患者服务、为人民服务。他时刻不忘自己的使命,认真履行委员职责。他多次组织医务人员参加社区义诊活动、免费诊疗活动、送医下乡活动。今年,他在本院开展了为全县农民进行免费体检活动,并为困难患者捐款合计31万元。为开展好政协活动,他认真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他提出应该把新的医疗改革、完善的医疗机制纳入到经济建设规划中,得到各级领导的认可。在市政协常委会上,他对如何打造和谐的医疗环境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撰写了《关于农村医疗卫生改革》等提案,其中《重视农村中医药发展,减轻农民看病负担》被确定为重点议政材料,在市政协常委会上做了专题发言。
多年来,他立足本职工作,经常深入到农村卫生所、乡镇卫生院进行考察、调研,参加义诊、慰问、捐助活动。辛勤的工作换来了大家的称誉。政协委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在他的身上不断升华,他正用自己的行动实践着一个政协委员的信念,不断为自己臂上的红十字增光添彩。(记者许丽 通讯员要凯朝 侯建兵)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李甲】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上一篇: 甘为信访献青春

 

下一篇: 革命锻炼我成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