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述参加红军缘于母亲生病无钱医治,1936年农历3月初五大阳逢集,他不得已把小牛犊牵到大阳集上,准备卖了牛后给母亲看病,可是,没想到,在集市上,红军的宣传让年轻的李善述热血沸腾,当即报名入伍,并将卖牛犊的十几元钱捐给了部队,被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一军军团二师三团连,开始了他的烽火生涯。
之后,他跟随部队从大阳经县底、刘村,直奔大韩、尧庙,做出强行攻城的姿态,正当敌军从各地赶援临汾的时候,红二师挥师师南,攻克了襄陵县城,进入曲沃,占领了侯马重镇,使南蒲线全部中断。接着,部队西进乡宁、吉县、、宁、河津、、清水口过黄河到延川后入甘肃,迎接二、四方面军,参加了著名的会宁会师。一路走来,在战斗中坚定信念,在战争中学习战争,逐步成长为一名战斗英雄。
为了扩大革命根据地,1936年,红军相继发起东征、西征征 役。甘肃省庆阳市环县曲子镇战斗是西征战役的第一战。
曲子镇的土城方圆1公里左右,城墙高2丈、厚6尺许,城四周有碉堡,城外有壕沟,深达丈许,易守难攻,且被红军包围的国民党军依仗人多装备好,一次又一次地向红军发起反冲锋,战斗打得异常艰苦,形成拉锯战,红军三进三出曲子镇,伤亡非常大,李善述所在的三连160人连同炊事员只余了50人。
因为弹药少,他们再次攻入曲子镇后,全部上刺刀与敌人肉搏,李善述用大刀一连砍死7个敌人。
战斗快结束时,他的头顶右侧被敌人打中,脑盖骨被子弹打裂,只有一层包脑浆的脑膜未被打破,不省人事的他滚到坡底后,手里还紧紧地抓着枪抱在怀里。
由于作战勇敢,战斗结束后,,级授予李善述“战斗英雄”称号,并荣记三等功。
后来,部队组建骑兵营时要抽调他,连长舍不得放,说他“不会骑马”,李善述却对当骑兵充满向往:“我在村里还骑过牛呢,骑牛骑骑还不是一样?”骑兵的主要任务是搞侦察、通讯联络、扰乱敌军、配合部队搞袭击、牵制敌人等,不仅要勇敢坚强,更要机智灵活。一次在山上搞侦察,对面山上的5个日军发现了他,他立即装着当地村民在山上找牛,一边吆喝牛,一边将地形看了个仔细;一次,穿过一个要道口时,同行的两个战 士都让打倒了,他机智地用一根树棍顶着帽子吸引敌人的视线,一边让其他战士从另一个方向迂回。
1937年9月,会使双枪的李善述在115师骑兵营,所在的部队受命攻打平型关。接到侦察任务后,他带领3名侦察战士迅速赶到平型关进行侦察,用了整整一天的时间,把平型关的地形、敌人的情况、敌人的必经之路都摸得清清清楚。根据他们汇报的情况,115师派出3个团的兵力,连夜冒雨提前进入埋伏地点,第二天,经过一天的激战,1000多鬼子横尸山野,八路军摧毁了敌人汽车100余辆,并缴获了大批军用物资,取得了全国抗战开始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大胜 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振奋了全国的民心、士气,使全国人民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希望所在。
1940年牞部队组建骑兵团牞李善述被安排在骑兵侦察二排担任排长。当年秋天,随聂荣臻部参加了百团大战,迅速攻克娘子关,后到河北唐县、来源对日作战,1941年到抗大二分校三大队一中队队学,1943年到延安抗大七分校学习,毕业后又上一线作战。1951年,李善述因健康原因病退返乡。
来源:临汾日晚报版
【责任编辑: 卫淇】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