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献无悔 爱心永恒

2009-08-24 07:58: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全国首套16.5万吨/年焦油加工项目也由他主持研制开发。
焦化污水处理的难题由他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成功攻克。
20年前,为了临汾的环保大局,他曾为金尧焦炉的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
20年后,为了同样的理由,他又忍痛成为拆除这四座焦炉的组织者。
当肆虐的金融风暴袭来之时,他向全体员工庄严承诺,不裁员,不减薪,与大家一起风雨同舟,患难与共。
面对限产止亏还是稳定供气的两难选择,他毅然选择了后者。
一项项壮举,充分展示出优秀企业家的品质和气度,其耿耿丹心和壮志豪情感天动地,气贯长虹!他,就是市人大代表,临汾煤炭气化公司总经理杨怀旺。
 
把青春献给事业

20年前,汾河西畔一片荒芜,当人们踮着脚尖翘望城里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之时,脚下这片沉寂的土地也开始苏醒,一座崭新的厂房如嫩芽般钻出地面,这就是山西省“八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之一——临汾焦化煤气工程建设的现场,二十多岁的杨怀旺怀揣着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投身项目的 筹备建设中,成为我市煤气事业的创建者之一。
毕业于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又在南昌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经过6年磨练的杨怀旺,凭借他过人的胆识和过硬的专业技术,很快便脱颖而出,于1993年成为临汾市煤炭气化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1999年7月出任临汾市煤炭气化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在滚烫的项目建设工地,他一步一个脚印,伴随并助推着临汾煤气事业的不断发展壮大。
临汾焦化煤气工程是为改进城市居民生活条件,改善临汾城市大气环境,由国家、省、市及市民共同投资建设的公益事业项目。该项目一期工程1988年立项,1989年开工建设,1992年5月31日首座焦炉投产,同年10月1日向市区供气。二期工程于1995年由煤气公司与香港采辉国际有限公司合作,共同组建了山西金尧焦化有限公司,该工程的兴建,使该公司生产规模翻番,市场竞争能力增强。
然而,2000年,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煤气用户的迅速扩张,原气源厂的供气能力渐渐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企业发展的速度也已不能适应时代的步伐。煤气公司急需开发新的气源厂。
恰在此时,尧都区政府(原临汾市政府)找到杨怀旺,要求煤气公司兼并果树场,当时的尧都区果树场由于多种原因,负债累累,400多名职工的工资、养老保险拖欠长达三四年之久,职工们怨声载道,已经濒临倒闭。对此,杨怀旺没有推辞,在和公司一班人反复研究后,决定利用果树场这块地盘筹建同世达焦化工程,他要将包袱变成财富。
兼并果树场之后,杨怀旺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为职工们补发了全部的工资,上缴了养老保险。随后,又把职工们全部做了安排:40岁以下的职工,经过培训,进入工业园区工作;40岁以上的,进入园林区,发挥其特长。400多名职工没了后顾之忧,欣喜至极,奔走相告。那年春节,他们还领到了公司发放的福利品。许多员工高兴地合不拢嘴,说:“那是几年来,我们过得最喜庆的一个年。”
为了这个项目的尽快落地投产,杨怀旺和公司一班人多少回披星戴月,多少个昼夜奔波,从资金的筹集到设备的购置,从设计方案到施工建设,一项项的研究,一项项的落实,一项项的推进。付出终究会有收获,以高标准、高起点建设的焦化项目,不但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煤气供应不足问题,而且成为山西优质捣固焦出口基地。
创业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随着环境整治力度的加大,根据省、市两级政府安排,煤气公司下属金尧公司的4座焦炉被列入关停之列。在这种情况之下,杨怀旺和他的一班人首先想到的不是公司的损失,而是金尧焦炉关停之后,城市煤气每天将会出现10万立方米的缺口。如何弥补城市供气的不足?煤气公司未雨绸缪,在市政府领导及有关职能部门的协调下,做出了整合供气资源的壮举,与周边双山、隆顺、泰化焦化厂联网实施综合利用。
面对周边焦化厂硬件设施低劣、管理水平不到位、人员素质差的现实,煤气公司贴钱、贴物,带着专业队伍无偿为他们服务。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奋战,三个企业的管网连接工程及煤气净化工程顺利竣工,目前均具备供气条件。这一举措,确保了市区内煤气用户至少10年的用气需求。
 
把难题留给自己

2008年6月5日,虽然阳光灿烂,晴空万里,但山西金尧焦化有限公司800余名员工的心里却乌云密布,阴雨霏霏。这一天,倾注了全体金尧人心血与汗水,曾为我市经济发展和煤气事业做出贡献的金尧焦化公司停止运行,被彻底拆除,杨怀旺和金尧儿女及有关建设者挥泪与金尧焦炉告别。
面对焦炉关停后由此产生的800余名员工下岗、与港方合作期限未满、城市煤气出现需求缺口的三大困难。公司董事长杨怀旺着眼大局,以壮士断腕的气概,义无反顾地将这四座焦炉关停拆除。
在金尧焦炉关停拆除仪式上,杨怀旺饱含热泪,他说:“20年前,临汾煤气焦炉为改善城市环境而建,20年后时过境迁,为了同样一个理由和目标,对这套装置进行关停,我们虽然于情难舍,但我们义无反顾。”
金尧焦炉关停后,来势凶猛的金融危机又不期而至。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肆虐全球,危机袭来,行业产品大幅降价,下游用户产品萎缩,资金链岌岌可危,能源价格一路低迷,企业生存受到了严重威胁。在此情形下,并网企业不得不限产、无法支援城市供气。但是,别的企业可以限产,作为气源厂的同世达公司不能限产,还必须加足马力,因为气不得不供,为保证市区稳定供气,杨怀旺果断决策:不惜一切代价,确保城市供气!
一诺千金。这一诺,让同世达付出一个多亿的沉重代价。从去年9月份到今年4月份,同世达公司累计亏损1.54亿元。对此,杨怀旺坚定地说:“这是市委、市政府交给我们的一项政治任务,是企业对全市人民的社会责任,是我们共产党员的光荣使命。”
事实上,随着煤价的不断上涨,煤气公司近年来一直是负亏供气。杨怀旺说,煤气定价0.6元/立方米,而当时的煤价是每吨98元,现在,煤价已涨至每吨上千元,煤气依然是0.6元/立方米,这就意味着在 正常情况下,煤气公司每年至少要亏损五六百万元。在金融危机中,面对煤气价格和成本严重倒挂,在承受巨大亏损的情况下,公司没有把企业亏损转嫁给煤气用户,没有把员工推向社会,没让任何一名员工下岗,没让任何一名员工的生活受损。不仅如此,他们还通过开发新产业吸纳人员,使金尧公司800余名下岗人员重新走上了新的岗位。危机中,公司上下团结一致,同舟共济,紧紧围绕保运行、保供气开展工作,在内部挖潜、节能降耗上下功夫,不断在“危”中寻觅产业升级之“机”,技术创新之“机”,管理革命之“机”,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举措,使各项能源消耗逐日下降,各项费用开支明显减少,为公司应对经济危机提供了支持。
就这样,一方面为公司利益着想,为广大员工着想,另一方面,城市供气任务又丝毫不敢懈怠。作为一名企业家,杨怀旺考虑的已不再是自己了,他是一名载有数千名乘客的舵手,他责任重大。
 
把爱心撒向社会

在发展壮大企业的同时,杨怀旺还履行着市人大常委的职责,如何发挥自身优势,为社会造福,为群众排难是他经常思索的问题,并为之付出了不懈的努力。
为改善市区的环境质量,也为了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杨怀旺不惜代价,实施了城中村煤气改造,铺设管道2000米,对2400户居民生活用气进行了改造。同时,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关注民生,发展企业,造福社会。解决了152名待岗工人和200余名大专院校毕业生、复转军人的就业问题,使他们的年均收入超过了两万元。
在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他还尽企业所能,支持公益事业和社会福利事业及新农村建设。出资500万元,支持尧庙旅游景区的建设;投资200余万元用于汾河办事处辖区道路和学校建设;为汾河辖区的学校建设提供赞助1.2万元;投资15万元为田村解决饮水工程;投资6万元为新西铺设道路;为沣淇村打井、修渠,解决饮水、浇地的难题;为土门镇文化建设赞助15万元;为红十字会捐款5万元……除此之外,每年国庆等重大节日,临汾煤气公司下属的绿化企业还主动承担尧庙广场、鼓楼广场的花摆工程和道路绿化工程,渲染了节日气氛,以支持公益事业等形式来回报社会。
青春无悔,大爱有声。杨怀旺用他的赤诚和挚爱发展壮大着临汾煤气事业,也实践着当代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和公德情怀。
采访中,杨怀旺不断地说:“最好不要宣传我,一定要宣传的话,那就多宣传一下我们公司一班人和我的员工。因为,一个企业的成功,靠的是集体的智慧和汗水;而企业做失败了,那肯定是董事长的过错。煤气公司能有今天,是全体员工共同努力、社会方方面面大力支持的结果,成绩应该归功于大家。”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一直是杨怀旺的工作、生活的原则。就在我们即将发稿之时,他仍不忘叮嘱我们,一定向他的员工,向社会各界表示他衷心的感谢。(本报记者 高秀云 李晓琳)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李甲】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上一篇: 戏敌人于股掌之间

 

下一篇: 激情燃烧的岁月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