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笑漫聊》分为五个部分。不论“说古论今”、“逗你一乐”、“饭后闲谈”,还是“小说习作”、“民谣诗歌”,窃以为,这些作品大都属于民间文学范畴。民间文学,是广大民众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的一种语言艺术,它运用口头语言讲述故事,展示生活,塑造形象,抒发情感。它是广大民众生活的组成部分,是他们认识社会、寄托愿望、表达感情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一个民族民众传承的生活文化之一。对于这一点,书的作者在其“后记”中有所提及:作者从小喜欢听大人们讲故事和笑话,慢慢听多了,也学着给别人讲,经常和一些老朋友在饭后茶余讲故事、说笑话。纵观《说笑漫聊》,在创作上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特征:首先,是它在创作流传中的集体性。这是民间文学区别于作家文学的重要标志。民间文学作品,具有集体创作、集体流传、集体加工、集体保存、为集体服务的特点。一个作品的产生,不是某一个人就能完成的,即使最初是由某个人单独创造的作品,一经流传,便自然地归属集体所有。只要需要,谁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感受、自己的评价在它的基础上加工润色、改造制作。而且,创作主体、对象客体与接受主体之间的位置往往是可以调换的:今天他是这个故事的听众;明天,他又成为这个故事的讲述者。例如,《说笑漫聊》中的一则笑话“吹牛人坐火车”,我过去听人讲的是:两个未曾见过火车的万荣人,专门跑到运城火车站看火车,一个说:“这火车就是快”,另一个人紧接着说:“快还是爬着走哩,要是立起走才快哩!”但在马来生先生的笔下却与原作不尽相同,更加风趣、完整。书中“电话最快”那个笑话,经马来生先生加工后,比我听到的这个万荣笑话更具体、更完善了。
其次,是民众语言的独特性。收入《说笑漫聊》中的作品语言,通俗朴实、简洁传神、生动明快,富有形象性、立体感,具有一种流畅活泼的动态美。例如,作者在“西施女的爱情史”一文中,描述西施出生的苎萝村和西施的姿容时,通过借喻的写作手法,有一段生动形象的描写:“清晨,白雾笼罩着整个小村庄,小河边的垂柳静而妖娆地站着,杏花蕊中闪动着晶莹的水珠,像姑娘朦胧的媚眼儿。远远的地方传来了细碎的脚步声,一个亭亭玉立的女子风花摆柳而来。她的身条儿比垂柳还要柔美,她的眼珠儿比露珠儿还要晶莹。”“她那洁白、柔润的肌肤,活像一尊上等的汉白玉,没有一点点瑕儿……她那脸形和体形都长得恰到好处,再差一分就失去了自然和谐的美。”作者把美貌绝伦的西施描写的淋漓尽致,活灵活现。
第三,飞越时空的传承性。倘若我们对笑话、民间故事等口头文学进行一番调查研究,便不难发现,其语言灵活多样,简捷传神,既便于流传,也便于记忆,它是伴随着人类的智慧之光一起步入人类生活领域的。例如,《说笑漫聊》中的“才学哩打不好”这个笑话,我曾听汾西人讲过,但笑话中讲的那位睡觉爱打呼噜者不是别人,恰恰是作者马来生本人。他在职时,有一天下乡在一位老农家睡觉时呼噜打得特别响,老农第二天对老马说:“你晚上睡觉的呼噜打得美哩!”老马风趣地说:“不行,打不好,才学哩!”二人对视而笑之。还有作者书中的其它笑话、故事,我也从别处听过多少次,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便传承了下来。一个笑话、寓言或传说、故事等,能在群众中流传开,并不断被人加工完善,总有它一定的社会历史原因和审美心理依据。一般来说,创作个体的主观情感,总是沿着社会内趋力的特定指向,在听众或读者共同关注、共同感兴趣的交点上聚焦的。
当他再度反射出来后,就不再是缕缕单线,而是巨大的光束了。因此,笑话、故事、传说等民间文学作品,实际是一种群众意识的结晶,其中既包含有社会心理的深刻内容,更体现了劳动民众的审美习惯、审美兴趣的传统特点。这些传统积淀,分别贮存于各个优秀民间创作家的个性风格中。而优秀的民间笑话、故事讲述家,也正是体现了这种群体的审美传统,才被集体公认为民众文化的传承人。因此,马来生先生作为汾西民间文化的传承人之一是当之无愧的。
第四,永不凝冻的持久性。民间文学一般用口头语言进行创作,同时又通过口头语言进行传播,而且大部分作品都保留在民众的口头上,如说笑话、讲故事、猜谜语、唱山歌等,无一不是口耳相传、口传心授。因此,口头性特点,是民间文学不同于作家书面文学的本质特征。例如著名民间文学作家赵树理的《李有才板话》,其中有一段:“恒元说,砂锅能掏蒜,他就说,掏不烂;恒元说,公鸡能下蛋,他就说亲眼见。”这段顺口溜形象生动,合辙押韵,简便易记,因此成为名著之一,而且过目难忘,耳熟能详,流传至今,还将流传下去。《说笑漫聊》中的“年的故事”、“腊八粥的传说”、“灶神爷的传说”、“爆竹的来历”、“春节贴门神的由来”、“牛郎织女的故事”、“重阳节的故事”、“腊八粥的传说”……由于其与老百姓的传说习俗、传统节日等息息相关,群众很感兴趣,因而常听不厌,在民间久传不衰。
收入《说笑漫聊》中的作品思想健康,嫉恶扬善,情节生动,扣人心弦,语言淳朴,是饭后茶余闲谈聊天的极好佐料,是逢年过节朋友聚会的难得笑资,也是平民百姓喜闻乐见的上乘土特佳品。
马来生先生天资聪慧,性格开朗,为人正直,作风朴实,好学善思,在文学创作上成果和收获颇丰。作者已年逾古稀,仍笔耕不辍,谈笑风生,实为难能可贵!他是我敬佩的老领导、老朋友之一。
我虽酷爱文学,但成果甚微,《说笑漫聊》的面世,对笔者也是个鞭策。此文权作为我对老友赠书的微薄回报,不妥之处,还望作者指教。
祈盼马来生先生有更多的佳作问世!(王民安)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邱睿】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