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对未成年人的关爱。退休后的张国彦自从担任了市关工委主任后,把关心未成年人的事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全身心投入到关心下一代工作中。全市17个县(市、区),他几乎每年都要跑一遍,有的村比如浮山东鲁村、洪洞燕壁村等一年要去好几次。每到一个县一个乡一个村,他都要到学校去看看,进教室,入宿舍,下食堂,看孩子们学得好不好?住得冷不冷?吃得饱不饱?至今襄汾县尉村小学师生还记得他2007年12月6日深情题写的留言:“关心下一代,情洒青少年”。当他得知贫困山区吉县、永和有的孩子因家庭困难面临失学时,他十分着急,四处奔走,从企业筹得几万元,于2006年8月17日和18日亲自送到6个中学生手里。2006年11月9日,他又到襄汾县太柴村小学为3名贫困儿童捐资助学。2009年5月30日艾滋病日,他代表市关工委到临汾市传染病医院看望了13名患病儿童,并赠送了钢笔等学习用品。去年5月31日,尧都区乡贤街社区为庆祝“六一”儿童节,举办“放飞希望”文艺演出,他听说后赶到会扬和少年儿童一块儿欢度节日。近年来,他主编出版了《八荣八耻教育读本》、《临汾史鉴》等适合青少年阅读的读物,无偿捐赠给各县市关工委。在市关工委的支持下,全市5151所中小学校,培养了12000余名“希望日报”小记者。几年来,市关工委关心下一代工作开展得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仅2009年省关工委就在临汾连续召开了“中华魂”读书活动和“南学东鲁村”浮山现场会。
再说说对老年人的尊敬。关工委这支队伍绝大多数都是离退休的老同志。他们晚年不在家里享清福,而把自己的情和爱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下一代,实在难能可贵。既然关工委工作要靠他们去做、未成年人靠他们去关爱,那么也得有人去关爱他们。基于这样的认识,张国彦主任对老同志特别尊重。
2007年12月3日,被誉为痴迷关心下一代事业的杨清泉老人过八十大寿,张国彦带上寿礼专程到侯马为杨老祝寿。杨清泉老人握住张国彦主任的手感动地说,想不到您这样大的领导给我一个小小老百姓贺寿。表示今后要老树著新花、夕阳再生辉。2008年,市关工委梁明同志过八十大寿,张国彦得知后,也前去进行了祝贺,代表市关工委对梁明同志一家三代为关心下一代事业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2008年市关工委仇克询同志过寿,2009年襄汾“五老”邓文伴过寿,张国彦主任都亲自到场祝寿。浮山东鲁村是我市村级关工委工作的典型,几年来,他先后去过十八九次,每次去都不忘看望老同志,赵永贤、秦殿元、侯健勋、李振祥等“五老”成了他的农民好朋友。2009年11月4日,张国彦主任到曲沃县调研,听说县关工委魏丕贵同志病了,张国彦主任又带上礼品专程到魏丕贵家里进行了看望。平时,市关工委哪个同志病了,他都要去家看望,实在去不了的,也要通过电话进行问候。2009年11月26日,张国彦主任在翼城县进行调研时,得知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朱岐山老人病逝了,他不顾山高路滑,冒着刺骨寒风跑到北撖村朱岐山老家进行了看望和吊唁,他紧紧握住朱岐山老伴的手十分动情地说:“朱老是个好同志,为党为人民做了大量工作,尤其离休后,把余热无私地奉献给了下一代,党和人民感谢他。现在他去世了,我代表市关工委前来向他送别。”随后,又回过头来对朱老的子女说,你们要好好照护好你妈,让她老人家安享晚年。在场的群众无不为之感动。(王三星)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邱睿】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