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可心的丈夫谢宏谦在家排行老三,上面有两个哥哥,下面还有两个妹妹和一个年仅8岁的弟弟。这位二哥谢宏有被牲口踢伤落下残疾的事,早在结婚前巨可心就听说过。当时上过6年学的谢宏有在村保健站工作。
他学会了小儿推拿和打针输液等基本医疗技能,并凭着乐于助人的满腔热情,赢得了乡邻们的一致好评。但没几年后,他的身体每况愈下,胳膊和腿弯曲变形,依靠双拐勉强行走都很吃力。他不可预知的未来,成了全家人心中一块沉甸甸的“石头”。
善良的巨可心虽然没有读过几年书,但朴实的她知道,丈夫宏谦的哥哥就是自己的哥哥,她一定要好好对待家里的每一个人,给弟妹和以后的儿女做出个样子来!从结婚第二天起,巨可心不仅主动承担起洗衣做饭等所有的家务,而且还要下地干活,尤其是对行动不便的二哥,她更是关心备至。别人问她为啥对二哥那么好,巨可心总是笑着说:“因为我们是一家人!”
虽然家人对自己付出了无微不至的关爱,但生活对谢宏有来说,实在是太残酷了。就在弟媳巨可心过门后的第二年冬天,大雪纷飞中,出诊在外的他不小心滑倒在地,弯曲残疾的左腿严重骨折,原本还能靠双拐勉强行走的他,这下彻底瘫痪在床,就连翻个身都得靠家人帮助,更别提吃喝拉撒了。
有一次,谢宏有不小心把大小便拉在了床上,急得他一声又一声地喊“妈”,但当时老母亲正好在外屋睡着了。巨可心闻声赶紧走了进来小声说:“让妈睡吧,我来为你清理……”说着,她帮他擦干净身体,又为他重新换了一套衣服和被褥。等忙完这些,瘦小单薄的巨可心已累得满头大汗,而谢宏有也已被感动得热泪长流。
谢家是个大家庭,弟兄4人直到小弟结婚才正式分家。巨可心的大女儿谢希芳出生那年,她的老公公不幸患上了膀胱癌也瘫在了床上。为了帮巨可心减轻负担,懂事的小弟主动把二哥接到自己家照顾,但放心不下的巨可心只要有时间总会去小弟家看看二哥,陪他说说话,帮他擦擦身体……
1993年,小弟媳妇生孩子,考虑到此时老公公已去世再无拖累,巨可心和丈夫又执意把二哥谢宏有接回了自己家,这一住,就是16年。
为了能更好地照顾谢宏有,巨可心让二哥住进了向阳通风的主卧室,而她和丈夫这么多年来就一直住在客厅里。家里唯一的一台21英寸彩电也摆在了谢宏有的房间,遥控器就放在他的床头。年仅5岁的小孙子泳晨都知道:“不能和二爷抢电视看。”因为长年卧床,谢宏有肌体衰退,腰身佝偻不能平躺,双腿打结无法伸直,吃东西时手都不能把食物送到嘴里。他常常自嘲,说自己的两条腿上再加一根棍就成了“女”字。最让他难受的是,他浑身的皮肤非常敏感,稍微一动,就会感觉剧痛无比,所以每次翻身或者坐轮椅时,都需要两个人一起小心翼翼地抬。夏夜酷暑蚊蝇群袭时,冬日严寒深夜疼痛难忍时,病榻前的时光更是显得滞重冗长。每每这时,只要听到他细微的呻吟声,巨可心都会适时地出现在他身边,轻轻地给他擦汗,慢慢地给他按摩,尽量减轻他的痛苦。为此,她这位普通的农村妇女还专门学会了输液、打针……
就这样,巨可心用她的善良、坚忍,多年如一日地侍奉着瘫痪在床的谢宏有,同时,她和左邻右舍的乡亲们,也是和睦相处,见难必帮。这么多年来,她一直尽自己所长,完全义务地为村民扎针、输液、量血压,仅血压计她已经换掉3个了。有时,受助的乡亲过意不去,走时偷偷留下几元钱,她发现了也会立刻给人家送回去。
在巨可心的影响下,家里所有的人都争着抢着照顾谢宏有。在谢宏有的房间里,永远摆着两张床,几个侄儿侄女都在那张床上睡过。有时候,在外打工的小弟两口子回家,索性连自家的门都不进,就住在巨可心家,帮着晚上照顾谢宏有。大哥谢宏义、大嫂林俊娃,虽然身有残疾,但平日里也尽可能多地帮巨可心的忙,浇地、锄草、收麦、秋播等等,即便是做点好饭,也要送过来大家一起吃。巨可心的儿子谢希温、儿媳张亚丽就更不用说了,只要在家,每天二伯洗脸刷牙洗衣换床单,小两口就全包了。每每说到自己这个幸福和睦的大家庭,巨可心总是很自豪。她由衷地说:“一个家庭是否和睦,当家的女人起了八成作用。女人会处事,家里就没有化解不了的矛盾。我们妯娌4人多少年了从未红过脸,原因就是每次遇到事,我们都会一分为二地想问题,只要你设身处地地为对方多考虑,就没有什么想不通的。”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