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我们的周围,有许多默默无闻的小人物,他们用青春和热情、用敬业和奉献、用追求和坚持,在本职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为社会做出了贡献。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到来,为更好地展示全市各行各业劳动者的风采,从本周开始,本报推出《在平凡的岗位上》专栏,记录我们身边的这些先进人物,欢迎广大读者关注投稿。
伟大的剧作家关汉卿有句传世经典名句:“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表明其顽强抗争、不畏困难的意志。听好多人说过,在尧都区地税局也有这样一粒“铜豌豆”,她就是南城税务所的副所长陈冀霞。在这个明媚的春天里,我见到了陈冀霞。原来,这位“山西省地税系统省级业务能手”获得者、这颗在地税系统赫赫有名的“铜豌豆”,不是想象中的彪形大汉,而是一个有着纤纤身段、眼睛里闪着羞涩光芒的女税务工作者。
1996年9月,毕业于山西税务学校的陈冀霞走向了工作岗位,成为尧都区地税局的一名地税人。第一次穿上地税制服,这位从小就钟情服装设计的姑娘禁不住眼前一亮,也就是在那一刻,她坚定了自己献身地税的决心。十几年来,工作几经调整,职务几经变动。从农税分局到东城税务所,从东城税务所到南城税务所,苦与乐、艰与辛,使她在探索和总结中慢慢成长。涉及面广,富有挑战性的地税工作,使陈冀霞有了进一步的提升、感悟。她说,早在高中求学期间,她就欣赏关汉卿的“铜豌豆”精神,不论在工作、生活,还是在业务上,陈冀霞都要求自己做一颗“铜豌豆”,一颗任何困难也压不倒、摧不垮的“铜豌豆”。
工作中的“铜豌豆”
那还是陈冀霞在东城税务所工作的时候,所里接到群众举报电话,举报某企业有偷税漏税现象。陈冀霞立即随同税务所工作人员到该企业进行核查。刚到企业,财务人员十分不配合,经过耐心细致地检查,沉在水底的一笔笔税款浮出水面。企业财务人员这才慌了神,便走出了请客吃饭这一步棋,当时就被陈冀霞和检查人员拒绝了。企业财务人员仍然不死心,尾随到办公室“死磨硬缠”,陈冀霞心平气和地对企业财务人员说:“尧都地税局不会多收一分钱税款,但也不会少收一分钱税款。”
当时,该企业一直对陈冀霞这颗不食人间烟火的地税“铜豌豆”有些看法。过了许多天,该企业财务人员来东城税务所申请在征管软件核定的营业税,陈冀霞当时就纳闷了,从她对该企业了解的情况来看,应该不存在这项税收。经过详细了解,陈冀霞断定是后来的检查人员在政策的适用上出现误差,建议企业财务人员前去沟通。几天后,企业财务人员满面春风地前来感谢陈冀霞,原来检查人员核查后,认定他们企业的确不应该缴纳在征管软件核定税种——营业税,便撤消了原来的决定,从此后,该企业对“铜豌豆”陈冀霞的成见化解了。时至今日,该企业财务人员遇到政策问题,总要打个电话咨询过“铜豌豆”才能放心。“服务有情,执法无情”。不理解是暂时的,真诚以待会暖化人心。压不倒、摧不垮的“铜豌豆”就是这样和一家家纳税户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生活里的“铜豌豆”
业务上的“铜豌豆”
税收工作,业务知识是干好一切的前提,如果脚步不快些,就会被日益更新的环境所淘汰。为了给工作打好基础,也为了给尧都地税争光,2009年6月,陈冀霞积极报名参加地税系统组织的一轮轮封闭式培训,在前后培训的几十天里,经常熬夜到凌晨1点多钟。她在家思博尔酒店能容纳500余人的大会议室自习,夜深了同事们一个个相继回去休息,经常只剩下她孤零零地看书。尽管有时很害怕,但她总是这样要求自己:再坚持一会,再多看一点,就这么一步步走过来。曾经为了确认一个知识点的对错,向许多人电话咨询,直到把电话打到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的一名教授家里,才最终确定答案。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临汾市地税系统120余人参加的考试中,她取得全市第一的好成绩。
“省地税系统省级业务能手”、“市地税局先进工作者”、“市地税局优秀税收管理员”等,这是“铜豌豆”用汗水和心血铸就的荣誉。她说,一次次上台领奖,很激动,但静下心来想想,荣誉代表过去,激励我未来不断进步。十几年税收工作,我一直坚持朴素简约的方式,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并以“自尊、自爱、自强”作为人生不懈追求,在平凡的岗位中做好每一天,使生命更富有效率和价值,用智慧和汗水浇灌尧都地税一个崭新的春天。(本报记者 刘晚 文/图)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贾亮】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