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永福 自强不息朝前走

2010-07-20 08:38: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卫永福出生于1961年,在他不满两岁时就患上了小儿麻痹症。那时候家里贫穷得连肚子都填不饱,根本无钱医治,一条腿连同脚变为畸形,落下终身残疾。上小学后,老师和同学们对他百般关照,他也很争气,学习成绩非常优秀。但因行走不便再加上家庭的困难境遇,无法出门到县城继续读初中,只得辍学回到生产队从事农业劳动。他因为人长得个头小又是病残儿,确实无法从事大田中繁重的体力劳动。为让他也能同大人一样挣工分生存下去,生产队派他到饲养场专门给牲口铡草。铡草的活儿不太重并且不需多走路,每干一天给他记10分工,无论刮风下雨工分都有保障。他深深感恩乡亲们对他的怜悯照顾,干起活来格外勤快卖力,因而经常受到大队领导的表扬和奖励。
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卫永福所承包的责任田生产的粮棉,一年比一年多了起来,日子过得要比生产队时强了很多倍。一年中,除了春种秋收忙活一些日子外,大多时日都是闲着。左邻右舍的强壮劳力有的务工、有的经商,大家很快从经济上翻了身。他也没有沉沦,决定根据自身条件,实现人生价值。他抓住闲暇时间到集市上的修鞋摊点,拜师学艺,购置了各种各样的修鞋器具,便在村口摆了个修鞋摊。
高阳村是个有着2000余人口的大村,乡亲们无论谁的鞋坏了都送来让他修理,让他能有活儿干、有钱挣。卫永福则精心修补、一丝不苟,且价格合理,很快赢得了乡亲们的信赖。一年下来,卫永福修鞋所得收入逐步增加,他的生活也有了保障。看到村里还有几户缺乏挣钱门路,卫永福就主动把他们请到修鞋摊,让他们细心看、认真学,把自己的修鞋技术毫不保留地传授给他们,鼓励他们也靠修鞋去增加收入。有人问他:“你不怕他们学了你的技术,抢了你的饭碗?”卫永福则笑呵呵地说:“天下这么大,行业这么多,他们修鞋挣钱,我还可以再谋别的活计。”不久,卫永福在村中大街旁的几间小平房,开起了自行车修理铺。从开业至今,他的小生意干得红红火火,圆圈、补胎、拧螺丝……卫永福成了一名熟练的修车工。
按卫永福的话说,他是一个“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人,仍属于农村贫困残疾人。2005年,曲沃县民政局为他办理了最低生活保障,每月发给他35元生活保障金;为使他老有所养,2007年国家对他实行了“五保”,每月发给他100元。过春节时有照顾,冬季有取暖费。说起现在和将来,卫永福充满自信,他感到生活过得很充实。
采访结束时村干部告诉记者:“农村的各项社会保障政策应优先覆盖残疾人,尤其对那些残而不废、奋发拼搏的贫困残疾人更应当给予帮助与支持。”

(本报记者 张玉萍 通讯员 上官建国)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邱睿】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