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寝忘食精心备课
12月15日,跟踪采访崔鑫豪,从她清晨6点钟起床开始到晚上9点50分下自习,记者与她一同冒着刺骨的寒冷,从家里到学校,伴随着她一天紧张的生活节奏,深切感受到老师的辛苦。生活对于任何人来说都非易事,人生路上,要想走出一条好的生活之路,就必须有坚忍不拔的精神,要有为了把一件事做好而付出代价的决心和坚强的信心。
十年扎根深山中
令记者印象深刻的是崔鑫豪的录音机和翻烂的英语词典。她说:“刚开始教学,为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她就买了一本最新英语词典,每天都抓紧一分一秒的时间,看词典、背词典、做笔记。因为不停地翻,不停地看,字典都烂了,搬了几次家,后来也买了更多的字典词典,但都不舍得把这第一本扔掉,那上面记录了自己的历史啊。”她还说:“当年教英语正好课改要考听力,为了发音准确,她自己花80元钱买个小录音机,每天对着录音机反复听、反复念、反复发音,只有两个月录音机就因为工作超负荷‘罢工’。但为了学生的听力得高分,后来又有了好几个录音机陪伴。”说起自己当年的付出,崔鑫豪满脸满足和欣慰,在后河头教英语10年,她天天、月月、年年都是如此,除了春节她几乎不回家,10年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大山,奉献给了学生,奉献给了她热爱的英语教学。有耕耘就有收获,1996年,她带的第一届学生成绩及格率100%,中考成绩是全县第二名,当时中考英语满分100分,她的学生上90分的很多,99分的也有好几个。这之后的六七年,她的教学经验越来越丰富,带的多是毕业班,成绩也是越来越好。连续多年被原临汾地委宣传部、临汾地区教育局、共青团临汾地委、洪洞县委、县政府、洪洞教育局评委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骨干老师。到2003年,为英语付出10年心血的她——这只丑小鸭已小有名气。
偶然机会进县城
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个学生的亲戚知道她教得好,提出让她进洪洞城辅导孩子学习,她用自己特殊的辅导方法,加上对孩子的爱心和责任心,只辅导了不到3个月,那个学生的成绩从原来的五六十分,到中考时九十六分。因此,一传十、十传百,要她辅导的人越来越多。随着辅导学生人数的增多,成绩的提高,她的口碑传出去了。2007年,有一个学生家长为了让她每天都能辅导孩子,问她想不想调到城里?可以帮忙。她想:“能不能调到洪洞二中,因为自己就是洪洞二中毕业的,二中的校长就是自己当年的老师,校长魏太吉就是骨干老师,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一个好校长就是一座好学校。能去洪洞二中,跟着自己的恩师,该有多好!”为了报答母校,为了跟着自己的恩师能提高自己,她调到了洪洞二中。
夜半幸福来电声
“但是,看我们家,比较乱,她根本没时间收拾,每天从早到晚就是英语。天天晚上睡觉最早到了半夜11点。不是批改作业,就是备课钻研教学,有时还电话解答学生疑问。别说管丈夫和孩子了,连吃饭都赶不上,老吃剩饭。
她啊,最爱的是她的英语和学生。”崔鑫豪爱人心疼地说。“就是,我妈妈的大包里都是她的英语题、英语书,可是从来记不得给我买好吃的。”崔鑫豪9岁的儿子调皮地对记者说。对此,记者深信不疑。就在当天采访完,9点50分下自习后,当学生有疑问请教崔鑫豪,她尽管已经口渴疲乏,但还是耐心辅导,每当给一个学生解答完后都会说:“懂了吧,狗儿(洪洞方言,表示对孩子的亲昵称呼)。”从她对孩子亲昵和耐心的辅导,记者看到了一个爱生如子的好老师。
崔鑫豪自从调到洪洞二中以后,一直带的都是毕业班。在校长特色教育的带领下,崔鑫豪更加勤奋钻研,教学,有空就把自己保存15年的题库拿出来,翻看着、笔记着,针对不同的题型,找到出题人的思路,与同事们沟通,共同研究,进行教学。课余时间她还坚持写教学论文,像《词汇教学法》《新目标教材应提倡新教法》等,还发表在省市学术报纸杂志。论文《新目标教材应提倡新教法》获得2007年山西省教育学会论文奖。
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中考,洪洞二中英语成绩获得全临汾市第一名。她的学生董美晨119分,苏旋118分,班里有近30人上了100分,这自豪的成绩崔鑫豪付出了几多心血几多汗水。她清楚地记得,中考成绩出来那晚,她和丈夫的手机铃声此起彼伏,学生们发信息,打电话,报告好成绩,感激老师的付出。说起这些,崔鑫豪自豪地说:“那是我最幸福的时刻。”
采访中,透过她书架上一本本教参书,一本本英语字词典,看着她十几年的中考试题,翻着她密密麻麻的教学笔记,读着她从教近20年来写出的教学论文,还有一大包的获奖证书……我仿佛看到了她背后默默付出的心血和汗水。如果说学生是成长的树苗,老师是辛勤的园丁,那么正是像崔鑫豪这样默默付出的老师们,毫不保留、不求回报地辛勤努力,把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变成滋养学生的养料,一点一滴地输送给学生,让学生健康成长,一批一批、一代一代,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采访后记:
常言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关注教育就是关注未来,孩子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关键在老师。如果我们每一个老师都能够像崔鑫豪老师那样爱岗敬业,钻研教学,爱生如子,那将会激发多少孩子的学习兴趣,提高多少孩子的学习成绩。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是国家的希望,是民族的希望。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如果每一位老师都能给一个个家庭带来希望,那不就是给国家做出贡献吗?(记者 卫红丽 图/文)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邱睿】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