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视收支为财政的生命线,精打细算,狠抓增收节支工作。他要求强化、细化预算,调整优化财政支出。本着“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工作理念,按照“调整结构,有保有压,厉行节约,严格管理”的原则,抓预算管理压缩一般性支出,抓整顿规范财务秩序,抓监督积极调控,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把有限的财力集中用于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上来,经努力,公用经费比上年下降了14.91%,为实现全年收支平衡奠定了基础。为加强财政管理,他把依法理财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在深化财政改革和强化财政管理上有了新突破。进一步完善了“乡财县管”的财政管理体制,不断规范乡镇财政、财务收支行为,全面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制定并出台了《吉县村级管理费转移支付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确保专项资金专款专用;投资40余万元购置设备,完成了财政、人行和信用联社的信息网络建设,完成了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各项准备工作;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制定并出台了《吉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出租、出借、处置管理暂行办法》,这一办法的实施,使国有资产达到保值增值500多万元;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行为,不断扩大政府采购规模。制定并出台了《吉县行政事业单位公文印刷定点管理暂行办法》,规范和节约财政资金支出100万元;认真落实“收支两条线”的有关规定,实行部门预算改革。全面推行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统管的管理办法,有效增强了财政宏观调控能力。在政法、教育、卫生三个系统进行部门预算改革试点,共涉及预算单位40个,占全县预算单位总数的38%;积极开展了税源普查、政府采购专项检查、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专项资金检查、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国有资产清查和“小金库”专项治理检查等工作,在摸清全县财源资产家底、增强财政宏观调控能力、规范资金管理、强化资金监督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他为加强资金管理,坚决做到专款专用。为此,李百灵带头积极落实上级有关政策,努力调整支出结构,将财政支出重点向民生倾斜。全力支持66项重点工程。在“三农”方面,他严格执行村级管理费、粮食直补和农业综合直补的有关政策,及时足额拨付涉农补贴资金4193万元,基本保障了乡、村两级正常运转,巩固了农村税费改革成果,促进了农民增收,维护了农村稳定。与此同时,还从市财政局为屯里镇争取了120万元的高标准示范农田建设项目;从省财政厅为所包扶的吉昌镇兰古庄学校争取资金10万元,兰古庄新农村巷道硬化资金6万元,帮助该村改善了办学条件,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受到了该村群众的一致称赞;在社保方面,他认真落实城市低保、农村低保、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城镇职工医疗和五保户等有关政策,累计拨付资金3132万元;在教育方面,他认真落实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机制的有关规定,足额安排配套资金,先后拨付资金791万元,有效缓解了中小学公用经费紧张的局面;在公教人员个人待遇方面,筹资1200万元,从7月份开始,全面提高了公教人员津补贴标准,扭转了公教人员待遇偏低的局面。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李百灵的付出赢得多次表彰奖励,也赢得人们的口碑。但他没有在成绩面前沾沾自喜,他说:“未来的路还很长,要始终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始终坚持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通讯员 白如冰)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邱睿】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