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男护士的成长

2011-07-28 10:31: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曾经打过“退堂鼓”


怀揣着许多梦想,李杨到荣军康复医院护理部报到,荣军康复医院大都是精神病患者,许多女护士都不愿意来这里上班,所以这里的护士大都是男护士。李杨心灰意冷地走在医院的楼道里,恰巧有精神病患者不成调的歌声从远处传来,李杨问自己,难道自己以后就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里吗?
那晚,李杨来到了叔叔家,含着热泪说出了自己心里的想法。看到李杨想打退堂鼓,叔叔笑了,叔叔给他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河里,生活着许许多多的蚌,有一天,一粒沙子进了蚌的身体,沙砾磨损着蚌柔软的身体,蚌非常痛苦,于是蚌的身体就分泌出许多物质来软化和包裹这枚沙砾,经过长年累月的积累,蚌把这枚沙砾孕育成了一枚珍珠。叔叔说,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要像蚌一样,把沙砾孕育成珍珠。看着眼前的叔叔,李杨恍然大悟,叔叔小时候是一个放羊娃,可叔叔从来没有因为放羊不快乐过,羊儿吃草的时候,叔叔就唱歌,叔叔的歌声在山谷里飘荡的时候,也飘进了一位声乐老师的耳朵里。声乐老师来山里采风,顺着歌声找见了手拿牧羊铲的叔叔,声乐老师把叔叔带到了艺术学校去培养,从此,叔叔成了那个小山村第一个走出大山的人。如今,当年那个放歌的牧羊娃也成了一位声乐老师。最后,叔叔说,机会永远只给那些有准备的人。

这里的病人需要我


上班第一天,他就发现,他分管的一位病人,在早饭吃了以后,马上又跑到饭厅等在打饭的窗户外,等着打午饭,并且一直等到上午。第二天,病人依旧这样,李杨试图去劝说病人,前边的老护士对李杨悄悄地摆手说,劝说是徒劳的。就在李杨迷惑不解的时候,一件事情又像针一样刺进了李杨的心里。
那是李杨分管的一位患者,患者很年轻,患病以前在一个事业单位工作。那天,病人的母亲千里迢迢地跑来说,病人的妻子就要临盆了,想把病人接回去。李杨对病人的母亲说,根据以往的经验,精神病人经不住大喜大悲的刺激,这种情况下,容易刺激病人犯病,可病人的母亲依然抱着侥幸心理把病人接走了。没几天,就传来不幸的消息,病人的妻子临盆的一个深夜,熟睡中的病人忽然被妻子的呻吟声惊醒,看见妻子痛苦地叫他去叫救护车,病人一下被刺激犯了病,他冲进厨房抡起菜刀向自己的妻子砍去……等病人走完法律程序重新入院的时候,病人的母亲擦着眼泪对李杨说,当初如果听了你的话就好了。后来,李杨也找机会和这位病人沟通过,病人说,那个晚上,看到妻子如此痛苦,他那样做是想帮妻子解除痛苦。
很快,李杨总结出一套自己的护理经验,他发现,病人犯病的时候眼神浑浊不清,像蒙着一层脏玻璃。不犯病的时候,眼神就清澈一些,到底是什么魔鬼钻进病人的身体诱发患者犯病的呢,这本来是医生思索的问题,可护士李杨也在思索着。李杨就是凭着这样一股钻劲干着自己的工作,他护理的患者,犯病的频率越来越小,患者都把李杨当成可以信赖的朋友。李杨确实是患者的朋友,他依旧在研究患者的心理,研究中药,他想为患者谋来治病的良药。
在前几天,已经当了科长的叔叔给李杨打来电话,叔叔说,有一个刚上了“三甲”的医院需要男护士,他和院长的关系不错,问李杨有去的意思吗?李杨不假思索地回答叔叔:叔叔,我不去了,这里的病人更需要我。(记者 刘晚)

 

  【责任编辑: 李甲】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