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中心的健康使者

2011-08-25 09:41: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偏方赛过名医

初识冯榆爱是在今年5月单位组织的一次健康体检上,当她满面笑容地向我跑来的时候,让我沉重的心情一下就开朗起来。走进检查室,她轻声细语地为我检查,一项一项有条不紊地进行,就在检查快结束的时候,或许是我的呼吸声引起了她的注意,她回过头来问我:“感冒啦?”我一边擦鼻子一边无奈地说:“哦,将近一个月了,好药吃了一箩筐,总是不见好……”她接着问:“发烧吗?伸出舌头让我看看……”在仔细询问完我的感冒症状后,她笑着说:“就知道买贵药,我给你开个小药方你试试,我儿子在大学里感冒好长时间不好,回来后吃我开的药,喝了两次就好了。”体检结束后,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买了药,3种药才花了七八块钱,怪不得她笑我总是买贵药。回去后吃了两天,困扰了我近一个月的感冒终于挥手说“拜拜”了。从此,这位慈眉善目的快乐女医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位在世康体检过的年轻妈妈讲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她去体检的那天刚好3岁的儿子起鹅口疮已经好几天了,孩子嘴里白乎乎的,输了几天液了也不见好,实在是一件让她犯愁的事,就是这位年轻妈妈躺在检查床上一声轻微的叹息,引起了冯榆爱的注意。冯榆爱笑着问:“怎么了,年纪轻轻的叹什么气呀。”年轻妈妈讲了自己叹息的原因,冯榆爱说:“这个好办,我给你一个小偏方吧,保证你一分钱不花,并且一次就好。”年轻妈妈回去照冯榆爱偏方上所讲的从墙角找来蚯蚓,找来新瓦,瓦下烧麦秸火,把蚯蚓烤干后碾成细末,撒到孩子的嘴里。连她自己也没有想到,上午刚撒过,下午孩子嘴里那些可怕的白乎乎的东西就退了。她说:“我想可能会顶用,没有想到这么神效。”从那时候开始,年轻妈妈的亲戚朋友只要身体不合适的时候,总喜欢找冯榆爱讨个偏方。



冯榆爱的笑容和快乐常常使人联想到,生活对她是一帆风顺的。然而,生活对冯榆爱并不垂青。43岁那一年,深爱她的丈夫撒手人寰,给她留下了一对正在求学的儿女。邻居们都说:“天塌下来了,老冯怎么过呀。”
安葬了丈夫之后,冯榆爱一个人挑起了家庭的重担,过起了又当爹又当娘的日子。每天凌晨5点,冯榆爱家的窗户总是第一个亮起灯光,她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她早早起来做家务,做完家务后就给孩子们织毛衣,孩子们起床后,她就给孩子们朗诵《上下五千年》,在妈妈的朗诵声中,孩子们吃完早饭背起书包去上学。这时她精力充沛地去上班,她信奉一条原则:决不把工作带回家里,也不把家务带到单位,但是,家务和工作都要做好。她说,高兴也一天,忧愁也一天,干吗不快乐呢?她就这样快乐地工作,快乐地生活,快乐地把一双儿女送进了大学的校门。
在世康体检中心,她同样把快乐带给大家。科室的人都说,只要有冯榆爱在就有笑声。小护士们生病了,她悄悄地买来了药物,还买来了食品,因为这药不能空腹吃,乐得小护士们眉开眼笑地说,冯大夫真好。护士礼仪大赛的时候,她扮演一个瘸腿的患者上场,一声“大夫……”还没落音,全场医护人员笑得前仰后合。各单位组织体检的时候,是她最忙的日子,每天要义务讲几场健康知识,她现场解答体检人员的疑问,一位小媳妇问她:“为什么我的脚上老起脚气,好不了呢呢?”她就耐心地教给她如何治脚气,还告诉她预防复发的办法。

医患亲如一家

逢年过节,冯榆爱手机上的祝福信息就“爆”了,全是她看过的患者发来的。冯榆爱说:“人心换人心,四两换半斤。你对患者好,患者心中也有一本账,记着你的好呢。”
她在急诊科工作的时候,有一天晚上来了两位胃出血的病人,这是一对父子,由于当时医护人员人手不够,患者出血情况也比较特殊,那一晚冯榆爱几乎没有合眼,一刻不停地跑前跑后观察着患者的情况,直到天亮病人才脱离了危险。病人出院后,市电视台对冯榆爱救死扶伤、待患者如亲人的事迹特意做了一个专题报道。
来到世康体检中心工作后,冯榆爱负责的外科有乳腺普查这一项,每逢给来检查的人员查乳腺的时候,冯榆爱都耐心地教给患者要定期抚摩检查自己的乳房,她说,为了早期发现乳腺癌,我们要定期摸自己的乳房,我们应该每半个月或一个月自己摸一下,这样可以做到乳腺癌的早防早治。她还幽默地说:“你自己不摸,老公也不摸,那怎么能早期发现呢?”所以,冯榆爱负责的外科检查室,总是有笑声传出来。

记者 刘晚

  【责任编辑: 刘静】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