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年28岁的赵永红,是隰县公安局午城派出所的一名民警,自2008年8月参加工作以来,短短3年时间里,他迅速成长为派出所的一名业务骨干,连续3年责任区未发生命案和其他严重暴力案件及重特大财产损失案件,在各级组织的考试考核以及维护全县政治稳定和治安稳定工作中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如果只满足于已取得的成绩并沾沾自喜,那就会止步不前。只有不断的努力和对事业的执著追求,才能勇攀事业的下一个高峰。”他是这样说更是这样做的。
“要干好维稳工作,先得练好基本功”
2008年8月,赵永红在全省公安机关招录公务员考试中被录用,后被分配到午城派出所担任责任区民警。赵永红的责任区是3个乡镇合并后的阳头升乡责任区,区内有14个村委,55个自然村,实有人口11356人,责任区面积大致占到午城派出所辖区的一半。近年来,临汾至大宁公路、中南铁路、霍永高速等国家重点项目都路经该责任区,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推进,责任区内由征地拆迁引发的矛盾纠纷逐渐增多,维稳工作压力很大。
对社区情况进行初步了解后,赵永红认识到要做好维稳工作先得“把地皮子踩热”。于是他从“人熟、地熟、情况熟”这一责任区民警的基本功练起,三天两头扎进责任区,与群众拉家常、与拆迁户促膝谈心。和赵永红接触过的人对他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印象:非常有亲和力。不论是领导还是普通群众,他都能够迅速地和你找到话题,半小时以内就可以拉近彼此距离。在适应责任区工作环境的过程中,赵永红接触到了更深刻的社会现实,对于基层群众的疾苦有了更真切的体味,对“民本”思想和县局提出建设“亲民、爱民、为民”的公安队伍的理念有了更深的认识。
工作中,他千方百计地为责任区群众做好事、解难事,把倾听群众的诉求当做每天的“必修课”,把事关群众利益的问题当成“作业”来完成。村民王平的哥哥王龙因多年在外地当兵,退伍后户口问题一直未得到解决。赵永红通过调查走访,及时向所长汇报了王龙的具体情况。2010年,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户口整顿过程中,赵永红通过多方奔走主动为王龙解决了入户问题。拿到户口本,喜出望外的王龙紧紧握住赵永红的手说:“时间这么长了,连我自己都不抱信心了,您居然还记得我的事,太感谢了!”虽然只有几句质朴的言语,却令赵永红感动良久,“我只是做了一点力所能及的事,群众就给了我那么多的信任,如果再把群众的事考虑得再周到些,群众就会把我当成最可信赖的贴心人!”
“稳定压倒一切,责任重于泰山”
在午城派出所管辖的2个责任区中,阳头升责任区因“三多”而出名:工地多、重点人口多、“钉子户”多。这“三多”实际上就是“三难”,尤其是“钉子户”的问题最为棘手,阳头升责任区被称为“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
崔家村村民李某是责任区有名的“钉子户”,也是一个“老上访户”。因对征地赔偿不满,他放下手中的农活,多次带头组织集会,非法打横幅、到村委会大吵大闹。近年来,李某还自带干粮到各级政府部门打“信访持久战”,不但荒废了庄稼,妻子儿女也因正常生活被打乱而受到拖累。赵永红了解情况后多次到李某家里“摆龙门阵”,以他这几年作为“专业上访户”的“得”与“失”为切入口给他算了一笔“得失账”。在赵永红循循善诱的教育引导下,凝结在李某思想深处的“坚冰”开始融化,以往那种强烈的“对抗”意识有所减弱。一次,李某因口角纠纷被人打伤住院,对方拒不支付“医药费”。赵永红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及时到医院看望了李某,并亲自找到肇事者,勒令其垫付了李某的“医药费”,李某出院后,赵永红又将双方召集在一起合情合理地解决了纠纷。事后,李某既感慨又惭愧,思想震动很大。
“用心服务群众,构建和谐辖区”
“对我来说可能是一件小事,但对群众而言就是一件大事,我的工作就是解决群众的烦心事。”是赵永红开展责任区工作最常说的话。他认为,人们同在一个屋檐下工作生活,时间久了难免会出现一些“磕磕碰碰”的事情,小摩擦不调解就有可能诱发大矛盾,小矛盾不解决就可能发展成大问题。
【责任编辑: 邱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