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鲁剑) 海拔1355米的劳井山位于荀乡安泽,这里不但植被丰茂,物华天宝,钟灵敏秀,而且,也是通往晋东南方向国道309线在我市的一条战略大通道,平均日通车量达3500多辆,高峰期将近6000辆。守好这条咽喉大道,保障道路运输畅通,责任重大,使命光荣。50多年来,安泽公路管理段非常重视劳井山道班建设,历任班长更是团结职工,以山为家,与车为伴,常年驻守,无私奉献。如今的班长郭长宏,到这里已经3年有余,尽管离家很近,但却很少回家,3个春节,都是家人来和他团聚。一家人守着道班,看着电视,享受着工作和生活的快乐。
3月10日,记者和临汾公路分局同志们一行,直指安泽公路管理段劳井山道班。经过近一个小时的路程,越过几道急转弯,翻过几座山梁后,终于到达目的地安泽公路管理段劳井山道班。在山巅之上,一排粉刷一新的黄色房子让人印象极深,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令人肃然起敬,小超市、小客房、小食堂一应俱全,成为过往司乘人员温馨的港湾。此刻,站在一旁的劳井山道班班长郭长宏态度腼腆,笑容可掬。连忙介绍说:“这就是咱的家。”
谈起劳井山的公路养护工作,郭长宏说:“劳井山道班负责国道309线劳井山境内9公里路段,是周围群山中的唯一一个居民生活点。尽管只有9公里,但全靠步行作业,无论是维修公路设施还是处置各种路面病害,随叫随到,力争把一切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一旦下雪,极有可能面临封山的困境。因此,随时关注天气预报,实时通报路面状况,加大上路巡查力度,方便过往车辆,是道班全体人员的中心工作,也是最快乐的时候。”郭长宏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劳井山道班楼顶的一盏明灯,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每当夜幕降临,这是引导过往车辆安全通行的唯一指示灯,多少个日日夜夜,这座灯塔已经成为来往司乘人员的安全‘守护神’。”
上午10时12分,记者跟随郭长宏开始了一天的路段巡查。随着坡度的急降,记者的心好像能跳出来。身旁的郭长宏幽默地说:“这可能是海拔反应。”他一手拿扫帚,一手拿剪刀,一边清除路面障碍物,一边剪掉边沟旁的枯枝杂草,那神情,一丝不苟,那动作,娴熟灵活,点点滴滴,让人深深感受到一位老公路道班人的职业情操,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他说:“这是每天的必修课,由于地处山区,雨雪天气留下的积水很多,边沟整理后,流到路面的积水可以随时排走,延长公路使用寿命。这些活,尽管枯燥,但必须坚决干。”
一路走下来,作为年轻人,记者两腿发麻,但一旁的郭长宏依然健步如飞。身旁的车流,不时鸣起喇叭,他介绍道:“都是老熟人了,这是过往司机们在打招呼。从事公路工作20多年了,光道路养护就干了近10年,脚下的路,我有感情呀。”说着,又坚持查完了最后一段路面。此刻,已经下午2时。这对他而言,是常有的事。在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郭长宏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开垦出了一片菜地,有土豆、白菜、萝卜等绿色蔬菜。他动情地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这样的日子更舒坦。”的确,吃的土豆还是去年的劳动成果,尽管在地窖里储存了一段时间,但却光鲜如初。
其实,郭长宏的巡查,仅仅是日常工作中很小的一部分内容,遇到塌方、雨雪天气,他会更忙碌。用他的话讲:“到那个时候,忙工作可以忙得忘记吃饭,常常是,工作忙完,才想起吃饭。一天一顿饭,都不感觉饿。”面对这些,安泽公路管理段段长秦华平深有感触。他说:“劳井山道班负责路段全部蜿蜒曲折缠绕在崇山峻岭之中,90%以上路段是坡道和急弯,条件艰苦,环境恶劣。道班全体员工顽强拼搏,任劳任怨,克服一切困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喜人佳绩,感人肺腑。在这个老井山制高点,2008年,才通了电。目前,生活用水仍需到几公里外村庄解决。可以说,他们的平凡事迹,可歌可泣,值得全段人员学习。”正是由于这份坚守和执著,老井山道班已连续3年获得省公路局先进班组荣誉称号,班长郭长宏也曾多次被评为临汾公路分局先进工作者。
看着远去的群山和婀娜多姿的盘山公路,唯有老井山道班几个大字甚为醒目,她不仅记录了山下国道的平凡小事,也汇聚了劳井山全体工作人员的辛勤和汗水。在这里,唯有向她致敬,才能真正感受到安泽公路道班人的崇高精神。
【责任编辑: 高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