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致富领头雁

2012-04-13 09:25: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通讯员 侯耀强 黄华)在大宁县昕水镇史家坪村采访时,到处都能听到村民们对村党支部书记刘春寅的赞扬声。近年来,他克服重重困难,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带领全村群众拉电、引水,建校园、修广场,硬化公路抓调产,真心实意为百姓们解难题,办实事,为改变农村贫困面貌作出了突出奉献。为此,史家坪村多次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先进党支部”;他本人也连年被镇政府授予“经济林建设带头人”,成为全村群众心目中的领头雁。
史家坪村共有243户、617口人,耕地面积2800亩。该村村民以前吃水从距村3里多路的西沟人挑畜驮,吃水十分困难。2009年,刘春寅从水利局争取到资金30万元,村集体筹资2万余元,并带领群众建机房、修水池、安水管,购买机器,在短短的两个月内就使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彻底解决了村民祖祖辈辈吃水难的问题。
史家坪小学过去由于经费紧缺,办学条件差,孩子们一直在裂纹纵横的土窑洞里上课,缺少桌凳学生只得自己带,导致老师不安心教学,群众怨声载道。为此,刘春寅通过多次开会讨论,制定出新修学校的实施方案,紧接着搞规划、选建校基地、筹集资金等,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在县教科局的支持下,于2008年3月份开始修建新学校。在工程建设中,他天天坚守岗位,上工在前、收工在后,严把质量关,经过3个多月的努力,建起了6间钢筋水泥结构的平房教室和办公室,各种教学用品齐全,教室、办公室有取暖设备和新桌凳,达到了“一无两有三配套”的标准。在当年9月份开学时,师生们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教室,教学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校容校貌焕然一新。
2007年,刘春寅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的支持,投资16万元,为村民修建了占地1400平方米的休闲广场。同时建起了村委办公室和党员活动室,制定了各项管理制度和目标责任书以及五年发展规划,党员活动室内有学习计划、读书笔记、心得体会栏等。广场活动场地专人管护,干净整洁环境幽雅,设有黑板报和阅报栏,成为群众了解上级政策和新闻要事的平台。
史家坪村过去道路狭窄不平坦,弯弯曲曲行走不方便,刘春寅多方争取国家扶贫投资25万元,并利用农闲时间带领群众整修、拓宽、硬化乡村道路7.5公里。同时,结合电网改造,安装路灯20盏,每到夜晚灯光通明,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刘春寅根据史家坪的地域环境和气候特点,经多方考察,早在2003年就开始动员群众栽植核桃树,在两年内栽植核桃树达4000株,核桃园建设初具规模。2007年,昕水镇党委、政府组织全镇17个村委的干部到史家坪村的核桃园参观学习,要求在垣面上推广他们的做法。2008年,他们在镇政府的支持下又栽植核桃2万株,全村的核桃树形成了较大规模。刘春寅从隰县农科站请来技术员,对全村3000多株核桃树进行了嫁接,目前已全部挂果。现在全村共栽植核桃树4400万株,人均收入达2200余元。其中,村民冯文林家的优质核桃树去年收入4000多元。
去年村两委换届中,刘春寅又全票当选为史家坪村党支部书记。下一步,他计划办一个核桃生产专业合作社,通过多种渠道培训核桃树管理技术人才,继续做大做强这一兴村富民的主导产业,让全村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责任编辑: 高卓然】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