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那景明人,像那天河水,日夜奔腾永向前……”在曲沃县北董乡景明村,几乎全村人都会唱这样一首歌,一首属于他们的歌——《景明之歌》,而这首被传唱的歌曲,却是出自一位60岁的农民王海生之手。
5月18日,记者在曲沃县北董乡景明村见到了王海生,他向记者讲述了他和景明村以及《景明之歌》的故事。
景明山青水秀 乐在其中
从对景明的热爱程度来看,王海生一定是位土生土长的景明人。可仔细一问,原来,王海生并不是土生土长的景明村人,而是隔壁村东明德村人。但是他说:“我和景明有剪不断的情缘。从小我就经常和伙伴们一起来景明玩,这里有山、有水、有瀑布,有塔、有花、有树木……是一个休闲的好去处。”言辞间透露着他对景明那一份浓烈的爱,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景明的每一寸土地上几乎都留下过王海生的足迹。
12年义务导游 扎根景明
12个春秋,王海生不断地重复着那些已经滚瓜烂熟的导游词。12年来,听王海生讲解过的游客至少有数万名,但是,每一次给游客讲解,他都充满着激情。他说:“现在,我不仅可以给游客讲解景明,还能用歌声让游客记住景明,常来景明……”
一首《景明之歌》让爱升华
“这次,我算是赶鸭子上架,不过为了景明,别说上架,刀山我都敢上。”王海生说。3个月后初稿完成,随后又不断征求村民意见,多次和杨志强沟通并不断地修改,经过大大小小十几次修改之后,他还是觉得尾句不是那么满意。
2011年5月,王海生在与杨志强一同前往景明景区时,路过天河桥看到村里忙碌的村民,再看看脚下潺潺流淌的河水,他突然来了灵感:“你看那景明人,像那天河水,日夜奔腾永向前。”“好!好!好!”杨志强连道三声好,“这一句怎么想怎么好,咱们的环境也好,经济也好,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好,真的像那天河水一样时时刻刻都在向前,分分秒秒都在进步。”就这样,两人一拍即合,尾句定下来,意味着这首历时两个年头的歌词终于定稿。“尾句定的时候我的灵感顿如泉涌,只用了几分钟就谱出曲子。”就这样,《景明之歌》在历经两年之后终于创作完成。(文/图记者 郝海军 白东鳌)
【责任编辑: 高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