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市场经济的浪潮席卷祖国大地,在农村但凡略有“手艺”的人都远离家乡,跑到城里谋求出人头地的机遇,然而,在山西蒲县井沟村恰有这么一个人,不知有多少次,有人邀他进城开办诊所,他都婉言拒绝,甚至有个同村的朋友在城里租好了门面房、买好了设备,专门请他去做坐堂医生,并许以高薪,他也笑而拒之,这个人的名字叫王春保。
1970年高中毕业后,王春保一直在蒲县薛关井沟村卫生所工作,这一干就是四十一年。期间,他踏遍了周围四十多个小村庄,共抢救病人1000余例,义务转送病人700余例,接生1800余例,自己垫资为当地五保户、困难户、军烈属等上门免费送药1900余次,义务为周围群众普查疾病6000余次,预防工作每年名列全县排头,接种率达到99%,两管五改普及全村,结核防治得到了卫生部检查的一致好评,对儿童妇女降消活动表现得也很突出,在抗“非典”期间,他积极配合县卫生、药监部门和镇政府走村串户发放药物、做宣传等达60余工作日,并免费发放了防“非典”中药300多剂,达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的效果。同时,对外(归)来人员进行全员隔离观察,共在本村留观2人,随访观察20余人次。
作为一名乡村医生,王春保始终牢记自己是农民的医生,让农民少花钱、多看病、看好病是他最大的心愿。从医以来,他从未收过病人的出诊费、检查费,还特别关照贫困户、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邻村有个五保老人邵玉贵患有气喘疾病十多年,1998年6月,王春保了解到了邵玉贵的病情后,立即背上医疗箱来到了邵玉贵家里,当王春保把房门打开时,看见邵玉贵气喘的都不能下床,他快步走到邵玉贵的床前,掀开被子,听老人的心音,测老人的血压,给老人打针,并把开好的药留给邵玉贵。当药递过去时,邵玉贵不敢接,他搓着双手,为难地说:“王医生,我家里太困难,实在没有药钱给你。”见邵玉贵这样说话,王春保有些生气地说:“我知道你家里特别困难,要是想收你的钱,就不会上你这道门了。药你拿着吃,没有了我就会送来。”闻听此言,邵玉贵感动不已。从那以后,王春保经常来给邵玉贵看病,13年间,风雨无阻,不仅一分钱的医药费没有收,还多次买营养品给他。
去年2月7日,就要过年了,王春保仍然记挂着邵玉贵老人,他又背起药箱,走上了那条他不知走了多少个来回的路,到了邵玉贵家,王春保把200元钱递到邵玉贵手中,让 老人买一点年货和喜欢吃的东西。邵玉贵接过钱后,抛下了滚烫的热泪说:“王医生这钱我不能要,你是我的大恩人啊,这辈子我恐怕无法报答你了,等下辈子做牛做马再报答你吧。”王春保急忙擦干老人的眼泪说:“你老人家不用多心了,这是我们医生的职责与义务……”对邵玉贵老人,王春保倾注了太多的心血。老人常常感慨道:“王医生照顾关心我是真够周到啊。”岁月流转,时光如梭,近半个世纪以来,王春保养成了定期下乡巡诊、指导孕期保健、儿童计划免役、看望体弱老人的习惯。乡村小道上,不知留下了他多少脚印,在农家院子里,也不知留下了他多少身影。
正如他常说的一句话:“这里的村民养育了我,我离不开养育了我的村民。”这句简单的话里蕴藏了多么深厚的感情。他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护卫了一方百姓的健康。(记者侯映坤)
【责任编辑: 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