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宁新农合成为百姓看病就医的福星

2013-01-18 09:47:20 来源:

临汾新闻网讯(通讯员 张锋)近年来,乡宁县始终把新农合制度作为一项民心工程,不断创新补偿方式,努力提高监管水平,最大限度地惠及广大农民群众,有力地促进了新农合事业快速健康发展。到2012年底,全县参合人数达189393人,参合率为98.22%。

乡宁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自2006年正式启动以来,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方法,为参合农民提供便捷服务。他们根据基金运行情况,在全县推行了“门诊+住院”双统筹补偿模式,将筹资标准提高到人均每年290元,降低了住院医药费补偿起付线,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实际报销比例达75%以上,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12万元,特殊病种大额门诊统筹增加为30种,补偿比例达到60%。同时,该县对住院病人实行“一证通”制度,参合农民持《合作医疗证》在县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就医,医药费由定点医疗机构直接垫付补偿,新农合中心审核确认后予以支付。在县外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的,实行个人垫付,出院后持相关手续予以审核补偿。对门诊病人实行属地管理,以乡为单位建立家庭门诊基金台账。参合农民持《合作医疗证》在乡、村级定点医疗机构门诊就医,医药费用从账户中直接支付。2010年以来,全县共补偿资金11000余万元,受惠群众达到350000余人次,有效减轻了参合农民的医药费负担。

为确保新农合制度安全健康运行,该县在合作医疗基金管理上,成立了新农合管理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在县财政设立合作医疗基金专户,财政管钱不管账,新农合中心管账不管钱,实行钱账分离,管用分开。建立了参合农民补偿资料送交、审核、拨款、兑付工作流程,实现了补偿基金的社会化发放,每月向社会公布基金使用情况,方便群众监督。在定点医疗机构管理上,实行动态管理,建立准入和监管机制,对已定点的医疗机构实行分类量化指标管理,建立管理档案,每年进行复审。全县各定点医疗机构完善并规范了各种诊疗程序和管理制度,对新农合基本用药目录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价格公示于众。在提高基金管理水平上,该县实行门诊费用总额预付、住院费用按单病种或按床日付费,控制医药费不合理增长。在县、乡、村建立新农合住处管理平台,实现在线审核、实时监控、统筹区内就医费用的即时结算以及市内异地就医联网结算,极大方便了参合人员就医和医疗费用结报。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