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田园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处处呈现着生机盎然的景象;玉杰食用菌整齐卫生的厂房到“菌-养-种”循环产业链条,处处呈现出绿色发展的浓厚氛围;“七月核桃露”高科技的处理到各大市场的销售,处处呈现出高效发展的新进程。
近年来,浮山县以生态农业示范园区集中连片基地建设为主体;以培育发展龙头企业、完善核桃露销售体系为两翼,逐步成为发展高端现代农业的“亮点县城”,展现了美丽神山的独特风景。
依托“印象田园”项目做优生态农业
盛夏时节,笔者走进浮山县在建的印象田园生态农业示范区,看到工人们正在忙着施工,园区内主干道路全部贯通,部分基础设施正在建设,园区的雏形已现。2014年,浮山县将投资1亿元,围绕“打造临汾绿色生态屏障和休闲度假后花园”发展思路,依托“印象田园”生态农业示范园区,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高效建设”的原则,大力发展休闲生态旅游产业,包括设施农业体验区、锦绣园林观赏区和休闲养生度假区三大板块,年内将加紧锦绣园林观赏区和休闲养生度假区建设力度,到2015年底,建成集休闲、采摘、游乐为一体的田园旅游区。
张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是浮山县印象田园生态农业项目的第一个板块。该区主要发展日光节能温室和春秋大棚等设施农业,占地2050亩,涉及周边6个村委会,已累计投资8000余万元。目前共建有日光节能温室400余座,亩纯收入4万元以上,建有春秋大棚500座,亩纯收入1.2万元以上。目前,浮山县已启动占地700余亩、拥有60余种苗木花卉的锦绣园林观赏区建设,第三板块印象田园休闲养生度假区也同步开始建设。
依托龙头企业做优循环农业
多年来,浮山县以农业现代化为基本路径,着力在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组织化发展上下工夫,走出一条依托农业生产、发展农业加工、养殖以及废物再利用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浮山县玉杰食用菌循环产业项目,由当地民营企业家姚玉杰创立并投资建设。姚玉杰从事铁矿、煤矿投资经营10余年,2011年顺应转型发展的战略要求,退出资源产业投资领域,不到3年时间,先后注册了玉杰食用菌有限责任公司和玉杰饲料、玉杰牧业科技有限公司,实现了从黑色资源开发向绿色循环产业的快速转型,2012年该企业被确定为省级循环经济试点企业。
在这家公司里,全部用回收的玉米芯作为培育食用菌的原料,用食用菌废料做饲料,再进行生猪养殖,而猪的粪便则作为附近村庄村民沼气的原料和村民们种植苹果园的肥料,形成了一条“微生物—植物—动物—人”的绿色、高效的循环产业链条。此链条打开了浮山县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新局面,构筑了浮山经济结构转型、发展方式转变的一个新亮点。
目前,该公司每年收购玉米芯2000余吨,食用菌每年产值高达3610万元,建成万吨全价饲料生产线和年出栏优质丹系长白生猪3万头的万头猪场。
依托品牌效应做优无忧农业
“咱们县里也有属于自己的品牌了。”提起浮山县汉中洋饮料有限公司,当地的老百姓都会骄傲地竖起大拇指。
近年来,在狠抓技术、保证核桃树种植成活率的同时,浮山县还积极抓产业链的延伸,建起了年产核桃系列饮料10万吨的汉中洋饮料公司,将核桃的产品附加值有效提高了30%至40%,使一颗颗小核桃实现了价值的裂变。目前,该公司有核桃露饮料生产线4条,购置了先进的研磨、配料、灭菌、灌装、包装、检验、研发等设备130余台,采取“公司+协会+基地+农户”产业经营模式,拟建成以“核桃育苗—核桃种植—核桃收储—核桃加工—产品销售”为路径的核桃综合开发产业链条。
“我们公司年产核桃乳系列饮料7000吨,其主打产品“核桃露”在市场上好评如潮。现在全县的11.6万亩核桃也已成为公司的原料基地,更好地为种植户们的核桃打开了市场。”汉中洋饮料有限公司的负责人盖红星告诉笔者。
目前,其主打产品聪牌“七月核桃露”已成功打入福建、广州、浙江、河北等地市场,深受消费者青睐,其产品的成功销售彻底解决了种植户们核桃难卖的问题。
为了进一步将这些企业做大做强,浮山县还把园区作为有力抓手,促进企业集中连片发展,形成规模效应,在浮山县城北农副产品深加工园区已经集中了晋盛食品、长松饮料加工、健华中药饮片等一大批特色农业龙头企业,形成了农业龙头企业发展集群。
数字的刷新,折射的是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幸福指数的大提升。在科学发展的跑道上,今天的浮山更加光彩照人,她主动把握现代农业发展的成就与变迁,宏观经济、产业成长、技术进步的规律,既注重技术开发等“硬”创新,也注重品牌、管理、营销、资本运作等“软”创新,在创新中开辟出了一片更好的风景。
通讯员 石倩
责任编辑:柏东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