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23 09:32:35 来源:
临汾新闻网讯(通讯员张红霞)一大早,襄汾县新城镇邓曲村民郭随新就早早地吃完饭放下碗筷,带着马扎和其他村民一道急匆匆参加复播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培训会。培训室里早已坐满了人,郭随新与后到的村民没有“抢”到座位,只好坐在过道处听课。
近日,襄汾县农发办和山西省小麦研究所先后在永固乡续村示范田地头、新城镇邓曲村村外举办培训会。各项目村的干部群众、科技示范户、种粮大户350余人参加培训会,并免费发放了《复播玉米亩产800公斤高产创建技术规范模式图》和《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等宣传彩页800多份。
临汾市复播玉米新品种及高产高效配套栽培技术示范推广项目是省农业综合开发在全省实施六大粮食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科技支撑行动计划之一,由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和襄汾县农发办承担,主推品种为晋单63号,示范推广“以增密为核心的复播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该项目去年在永固乡续村、万宁村实施,创建100亩高产样板田、2000亩高产示范田、辐射带动1万亩。经山西省农业厅、农业大学、农科院专家们在高产样板田验收测产,亩产高达998.1公斤,较对照田增产38.6%,突破了山西省南部复播区玉米高产纪录。
今年,继续扩大项目实施面积,襄汾县农发办领导积极协调,多次深入新城镇邓曲村、邓庄镇下院村考察,同乡村领导交流沟通,由于地力、水肥条件比较好、群众积极性高,特选定续村作为主点,创建高产样板田130亩,共发放良种580公斤,复合肥5200公斤,尿素3250公斤,喷施农药5次;邓曲、下院作为辐射点实施高产示范田2000亩,发放良种2080公斤。
培训会上,首先登台的“洋”专家——小麦研究所副研究员张虎从品种选择、栽培密度、播种施肥、科学灌溉、化学除草、适时晚播六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理论知识讲解。随后农技中心高级农艺师张兆阳分析了我县今年玉米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就二点委夜蛾、玉米螟、大小斑病、褐斑病和玉米蚜等主要病虫害防治提出建议,要求做到早发现、早防治。最后,“土”专家——南贾高升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农民技师郭高升紧密结合农民在日常农业生产过程中所遇到具体问题,就玉米高产技术等科技知识进行了技术指导。虽然天气高温炎热,但专家讲得通俗易懂,群众听得精神十足,并不时提出疑问,专家都一一解答。
会后,大家又深入田间地头对种植的新优品种晋单63号进行了现场观摩,项目区内统一供种、统一施肥、统一浇水、统一管理。
目前,这种玉米长势良好,预计亩产可达900多公斤。小麦研究所副所长张久刚对玉米品种及种植密度进行了讲解。晋单63号是国家一级商用玉米品种,又是国家二级高淀粉专用玉米品种,具有抗病、抗倒、耐密、高产的特点,特别是样板田亩留苗密度高达5200株-5500株,比普通田增加800株-1000株,为高产奠定了基础。参会人员表示:真是良种加良法等于高产高效,值得在全县示范推广。种植大户张天管激动地说:“看一看人家的,再比一比自己的,去年人家亩产达950多公斤,我的才725公斤,1亩少收450多元,20亩地就少了9000多元。今年我也严格按专家要求管理,及时浇水、施肥、喷药,你看我的玉米长得多好,今年亩产有望达到1000公斤。”这次培训会,使农民群众既开阔了眼界,又增长了知识,对新科技都有了全新的认识。大家纷纷表态,要把所学到的知识结合自身实际运用到农业生产当中,切实搞好玉米中后期管理,实现增产增收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