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农的心声

2013-09-27 08:44:13 来源:

“这茬油菜上市后,一斤能卖五六毛钱,我大概能收入1000元左右。”9月18日,记者在尧都区屯里镇高河店村看到,菜农王梅和丈夫正在菜地里整理刚刚收割的小油菜,准备出售给附近的零售菜商。

王梅现在种植的菜地仅有6分,她将这6分地分成三块,同时种植不同的蔬菜。“我现在种的这块菜地是租的,之所以租到这里,是因为此处离市区较近,可以省下一大笔运输费用。”王梅告诉记者,他们两口子种菜已有三十多年,现在每年种菜能收入七八千元,但运输费就占了一大笔开销。所以,才选择在城郊租种土地。

王梅当日所收的油菜大概有1000公斤,要知道3分地产1000公斤的菜,这放在30年前是连想都不敢想的。他们最早种菜的时候,大概一亩地才能产上千斤,而现在3分地的收成就可以和以前一亩地的产量不相上下。“上世纪80年代初,农民们普遍开始使用杂交种,这种可以高效高产的种子,让农民都获得了在当时难以想象的丰收,而现在几乎所有的农作物都已经有专门研发出来的杂交种,农民种菜有科技‘傍身’,收成越来越好。”王梅介绍说。

一粒小小的种子,在经过科学的“升级”后,不但可以增产增收,还可以加快它的生长期,原先需要数个月的生长期,现在只需要两个月。而每年最多只能收获两三次的菜农,现在一年可以收获五六次。

“以前种菜都是自己想种什么就种什么,现在不一样了,菜价基本上全靠市场的供需。”王梅说,现在种菜要想挣钱,就必须会算经济账,还得预计什么菜会在未来一段时间里卖得好。农民所种的菜,能值多少钱,完全看市场行情。就拿油菜来说,如果这时候整个市场只有几家出售油菜,那油菜的价格就会相对高些,反之,油菜就有可能会非常便宜。

近年来,国家加大粮食生产政策扶持力度,粮农有粮补,菜农虽然没有相对应的种植补贴,但却拥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如果要搭建蔬菜大棚,地方政府不但会给适当的补贴,还会提供免息贷款等优惠政策。这段时间一直在考虑准备投资建一个大棚。”王梅说,“我们算了一笔账,新建一个大棚最少也要几万元,不过政府有贴息贷款和资金补贴。只要进行科学种植,建大棚的成本两年就可以收回来。”

(记者 范韶华)

责任编辑:邱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