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定点扶贫和包村增收工作如火如荼

2014-09-05 09:47:31 来源:

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范韶华)今年以来,我市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中心,通过建立长效机制、坚持领导带头、狠抓项目落实、创新帮扶方式,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深入农村、深入群众,走农家、进农户,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不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千方百计提高农民收入,全市定点扶贫和领导干部包村增收工作如火如荼、齐头并进。

定点扶贫工作中,市、县两级扶贫工作队通过建立精准扶贫机制、坚持领导干部亲自参与包村增收、狠抓项目生根落地、创新各种帮扶措施,充分发挥各自部门优势,带着感情包扶,积极出主意、想办法、跑项目,实实在在投入,积极引导村里发展生产,努力加快群众脱贫致富步伐。他们不仅仅是只着眼于筹多少钱到贫困农户手中,解决贫困农户的一时困难,而是着眼于通过帮扶项目让当地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基础设施,让贫困农户和受扶村今后能进行生产自救,因地制宜发展现代新型农业,逐步改变各队帮扶县相对落后的传统农业区及农民闭关自守的落后经营理念,为农村走上富裕道路奠定了基础。截至目前,市直157支、县直841支工作队3706名工作队员,共投入5779万元,开展定点帮扶活动4173次,制订村级发展规划1027个,落实帮扶项目213个,现场办公2456次,帮助上项目175个,惠及17个县(市、区)904个贫困村20余万户、72万余人。

在领导干部包村增收活动中,我市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下乡住村联席会议制度,形成长效机制,市四套班子领导带头,各级干部深入包联村,制订规划,现场办公,帮助增收。全市32名厅级领导、508名县处级领导干部、369名乡镇党政负责人、4375名科级干部走出机关,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项目,深入到田间地头,住在包联农户家中,做了大量工作,办了许多实事。据统计,市、县、乡三级包村领导干部累计住村5680天,开展帮扶活动2000余次,制订村级发展规划2018个,新上帮扶项目1205个,累计投入帮扶资金0.87亿元,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办实事2100个,广大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全市干部所包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达到16.8%。通过干部下乡住村包村,一方面更快捷、更有效地整合各种资源,促进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另一方面通过面对面与群众接触、一对一帮老乡办事,起到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历练干部、改进作风的效果,符合农村实际,深受群众欢迎。

责任编辑:柏东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