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通讯员 赵文红 陶陶 郑芳)节后一上班,我市就采取有力措施,全面开展春季田管和春耕备耕的农业生产,打响了全年农业生产的第一仗,为夺取粮食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及早安排部署。市委、市政府2月7日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对农业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要求着力做好“三农”工作,全力抓好农业生产春耕备耕工作。随后,市农委组织县(市、区)农委负责人及相关科室负责人收听收看“全国春季田间管理暨春耕备耕工作视频会议”后,对全市春管和春耕备耕工作进行动员和安排,同时下发了《临汾市开展春季田管和春耕备耕工作的通知》和《临汾市2014年小麦春管意见》,并将组织专家和农技人员开展科技培训和现场指导。
扎实推进春耕。市农委要求各地制订方案,把各项工作及时安排下去,要对主要作物明确播种面积、产量指标,层层分解,量化考核,落实到乡村,落实到地块,稳定并扩大粮食播种面积;各县(市、区)农业部门组织机关干部、农技人员深入春耕生产一线,认真做好调查,调动农村一切能调动的力量投入到春季田管和春耕备耕中去,加强政策宣传,及时动员发动,引导农民多种粮,稳定并扩大粮食播种面积;主要领导要带头靠前指挥,加强协调,推动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帮助基层和农民群众解决生产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确保春季田管和春耕备耕顺利开展。
加强田间管理。针对今年前期干旱、近期大雪的气候特点及群体大的苗情特点,全市小麦春季管理的指导思想是:管理措施前移,因地因苗分类管理,旱地麦田镇压耙耱划锄,增温保墒,控旺促壮;水地麦田实行耙耱划锄、水肥运筹相结合,增温保墒,促根增蘖,提高成穗数,综合防治病虫草害。具体措施有:因地因苗分类管理,科学预防早春冻害,查膜护膜,搞好地膜麦田管理。
强化技术支撑。组织专家和农技人员制定出分区域、分作物的技术指导意见,通过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短信、明白纸等方式,及时送到农民手中,提高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在关键农时季节和抗灾紧要关头,组织专家和农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查苗情、墒情、病虫情,制订技术方案,指导农民因地、因苗、因时搞好田间管理;结合春季田管和春耕备耕的实际,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充分发挥农技推广指导员的作用,农技推广员要根据农时节令深入农户,搞好方案,加强分类指导,落实好春季田管技术措施,真正做到以户带动周边的农业发展。
农资供给充足。及时做好春耕备耕各项准备。全市及早落实农用物资。要求供销、生产资料、种子部门及早准备,加强调度,搞好春耕备耕所需的化肥、种子、农药、农膜等农资供应,搞好种子供需调度和余缺调剂,保证春播需要。据统计,全市春播化肥总需求量约为13.61万吨,农药总需求量为1336.81吨,农膜2955.39吨,玉米种子4023吨,棉花种子333.4吨,均已备齐。同时,全市农业综合执法部门已开始行动,排查农资市场,确保农资市场安全。
不失时机抓好农业生产
随着天气转暖、冰雪消融,我市政府及涉农部门早安排、早部署,动员一切力量积极投身农业生产,吹响了夺取粮食丰收的号角。
一年之计在于春。广大农业专家和农技人员要围绕春季田管和春耕备耕,深入田间地头,大力推广农业科技,手把手开展技术指导,积极推进科技兴农。广大农民朋友要抢抓时机,做好趁墒追肥、耙耱划锄保墒及镇压控旺等田间管理,促进小麦顺利生长。工商、质监及农业执法等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加大对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的检查力度,确保农民用上放心的农资。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夺取农业生产的大丰收。
责任编辑: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