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广阔且相对落后,而新农村建设任务重、要求高,需要大量德才兼备且能带动群众致富的人才,这里既需要高素质的农村村级干部,也需要有一技之长的实用型人才,只有这两类人才相得益彰,形成合力,才能有力地推进新农村建设。由选举产生的村支两委干部,在群众中有很好的群众基础和较高的威望,在农村基础工作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由于他们文化层次不高,在整体上推动新农村建设尚有不足。同时,由于近年来农村政策的进一步放活,农村实用型人才得到进一步凸现,在典型示范、科技指导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利用率不高,整体效能尚未得到很好的发挥。因此,新农村建设人才选任视野需要进一步拓展,措施需要进一步强化。笔者认为,首先,要规范村支两委选举,严格依照选举法,充分尊重选举人权利,实施严格选举监督,使选举结果真正体现群众意愿,真正把农村中德才兼备人选举出来,为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要建立乡镇村级干部人才管理库,把各村的退役军人、大中专毕业生等进行储备管理,加强培养,跟踪了解,并将有能力、有水平的人选进行组织推荐,进入村干队伍,改善村级班子结构,逐步实行村级干部知识化、年轻化,为新农村建设输入新鲜血液。再次,进一步扩大县直、乡镇干部下放力度,从县直部门、乡镇选拔部分优秀干部到村任职,支援村级班子,力争每村一名挂职干部,加强新农村建设力量。
人才有人才的管理规律,如能正确地遵循和运用规律,人才的效益就能得到充分发挥,就会产生倍增效应,若不遵循人才管理规律,便会形成人才的闲置和浪费。因此,探索人才管理规律,创新人才管理方法,完善人才管理制度,是新农村人才建设的重中之重。
首先,要从政治上关心,使肯干事的人有奔头。要因材分类,区别对待,制定不同的政策。不拘一格选拔人才,要从村支两委干部中适度扩大公务员招考力度和放宽参考资格,运用激励措施,对因工作突出而被评优评先的村级干部,在公务员考试中给予一定的加分优待;对选派到村挂职的干部,要创新管理方式,强化工作考核;对在新农村建设中成绩突出的,要破格任用,大胆提拔,形成良好的用人导向。其次,要从经济上关心,使愿干事的人有盼头。要加大投入,逐步提高村干工资,确保开展工作所需的经费,要合理制定条件,逐步解决符合条件的村干养老保险及医疗保险问题;同时要适当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的福利补贴,对该类人才的职称评定、科技立项以及信贷申请等方面给予特殊照顾,优先考虑,增强其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挥带动职能,让其在新农村建设中建功立业。再次,生活上多关怀,让能干事的人有想头。农村工作条件差,工作环境十分艰苦,对工作在农村第一线的广大农村基层干部,要时常问寒问暖,对他们反映的正当要求,要尽量帮助解决,从精神上加以支持,使其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吕晋兴)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邱睿】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