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军说,我市共有151个乡镇,2968个行政村,7416个自然村,农村干部大约7万人。虽然现在农村干部的文化程度与以前相比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纷繁复杂的农村工作,对农村干部又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目前农村干部现有的政策水平、文化素质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农村工作的需要。农村干部工作思路不宽,畏难思想较重,在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上缺少办法,干部工作作风不够扎实,影响了农村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同时,农村干部的选拔管理、考核激励和监督机制还不够健全规范,这些问题制约了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的步伐。
针对农村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杨军认为,政府应严格把好农村干部入口关,选拔高素质的农村干部,特别是农村党支部书记。明确选拔标准、严格选任程序,多渠道选贤任能,从农村优秀青年、退伍军人、回乡青年中物色村后备干部;把一些优秀村 级后备干部上调锻炼;继续完善“大学生村官计划”,使大学生村官能真正成为扎根农村、建设农村、服务农村的村干部。同时,应加大后备干部实践锻炼力度,使后备干部在实践中锻炼成长。
还应加大培训力度,多渠道、大规模地对现任农村干部进行培训教育。一方面要高起点开展正规化学历教育,以行政学院和党校为依托,用3年至5年时间,使农村干部尤其是领导班子成员基本达到中专以上学历。另一方面要搞好专业培训和岗位培训,围绕种植、养殖、加工业开展专业技术培训,按照分工负责的原则对农村基层干部实施任职资格培训,特别是要加强对换届后农村干部的岗位培训。在培训内容上,既要重视基本理论、基本政策的培训,也要注重实用技术的培训;在培训方法上,除安排必要的理论学习外,还可组织专题讨论、经验交流、外出参观、“三农”问题咨询会等活动,有针对性地提高农村干部的理论素质、政策水平、业务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
杨军认为,作为农村基层组织,村民委员会应加强对农村干部的监督管理,畅通群众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渠道。应强化领导班子内部的监督机制,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对重大问题的决策应集体讨论决定,充分发挥“两会 一组”的监督作用。领导班子也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通过群众监督,结合法律、媒体、行政监督,形成强有力的监督体系。同时,还应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提高农村干部待遇,从政治思想状况、组织协调能力、廉洁自律行为、工作成绩等方面对农村基层干部进行全面考核,并把考核结果与村干部的年度评优、奖励性工资、人大代表名额分配等挂钩,培养农村基层干部勤政为民、求真务实、廉洁自律的工作作风。另外,政府应真正保护和发挥好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从多方面予以关怀。利用税费改革后执行的转移支付解决农村干部的工资问题,以解决村干部的后顾之忧。对家庭有困难的干部,给予关心和照顾,依法保障村干部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和工作权利,真正调动农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健康推进、科学发展。(本报记者 李辉 郭强)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贾亮】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