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果产业作为隰县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该县坚持不懈发展壮大这一产业。今年,该县通过抓好四个重点,不断做强做大梨果产业。一是基地建设,按照“集中连片、规模发展和查缺补漏、消灭空白点”的原则和“南果北梨川葡萄,坡面梯田小杂果”的产业布局规划,坚持每年新发展优质梨果面积1万亩。今年重点结合退耕还林、退耕还果、以工代赈平田整地以及其他相关项目的实施,新发展以红富士、红将军、绿宝石、玉露香等为主的优质梨果面积5000亩,发展以葡萄、桃、杏、李子等小杂果和核桃为主的干果面积5000亩;根据国家和省、市绿色果品生产标准和果树栽培技术规程,以后堰塬、上司徒塬、无愚塬、定国塬、习美塬为重点,发展5万亩绿色果品生产基地;二是提质增效,该县深入开展梨果示范园建设,全面掀起果树管理“比、学、赶、超”高潮。该县四套班子领导每人包联一个示范园,果业中心在每个乡镇各建立两个示范园,各乡镇书记和乡镇长每人建立一个示范园,每个示范园面积不能少于10亩,全部统一挂牌,明确包联责任。全县共建设标准化示范果园56个、857亩。所有示范园均采用果树大改形、梨果套袋、高接换优、增施有机肥、使用生物农药、推行农业措施防治病虫等标准化生产技术进行管理,由果业中心跟踪指导服务,示范带动全县果树管理上水平、上档次。同时制定果水配套建设规划,分年度实施完成阳德塬、阳头升塬、寨子南北塬、陡坡塬、习美塬、唐户塬、太平塬、卫家塬、胡塬等塬面果树基地果水配套工程,到2012年全县有80%塬面果园能够得到浇灌。他们还大力发展果园舍饲圈养、家禽散养和沼气建设,使全县优质果树基地基本达到“一户一园一池一圈”,促进果树产业科学高效发展。三是龙头带动,通过扶持和发展西山果品交易中心天天饮料果品加工龙头企业,提高果品转化增值能力,促进农民增收,通过加大对西山果品交易中心市场的投入力度,不断把隰县建成临汾西山地区最大的集信息、贮藏、加工、分级分选、包装、运输为一体的综合市场;同时,积极开展绿色果品生产基地、无公害绿色果品认证和品牌注册工作,叫响“隰州牌”果品,提高该县果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他们还加强果品销售服务体系建设,在县内外建立营销网点和外销窗口,鼓励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组织,提高果业市场化、组织化程度。四是科技培训,该县聘请省内外果树专家、教授为果树技术顾问,常年开展技术指导;组织果树技术人员和果农大户到省外知名果树生产基地参观学习果树管理先进经验。同时,采取课堂培训、现场讲解、田间地头指导等方式,大力开展“百场万人大培训活动”,每年县级培训不少于3次,乡、村级培训不少于100场次,培训果农达到1万人(次),切实提高果农的技术水平和产业的科技含量。
“梨果富民”战略的实施,使该县梨果产业在提质增效上求突破,不断做大做强,逐步建成全省果业强县,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通讯员 史勇辉 马耀平 王红)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刘静】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