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宁县属国定贫困县。多年来,全县由于经济结构单一,农民科技意识薄弱,沿袭传统的耕作经营方法,广种薄收,靠天吃饭,农民收入甚微。2000年以来,该县县委、县政府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全面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按照发展精品林果基地,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思路,充分发挥经济林建设得天独厚的比较优势。根据当地独特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农业资源,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以桃树为主的经济林建设,努力培植全县的主导产业。
大宁县县长程明温表示,今年我们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挥区域特色优势,紧紧围绕“垣面干鲜果,沿川菜和苗,坡地种苜蓿,西瓜创品牌”的思路,集中项目优势,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产品向优势区域集中,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发展,不断扩大经营规模和经济效益,逐步形成区域产业发展的格局。
为让人们知道大宁“除了西瓜还有桃”,该县大力发展桃树产业,一是典型引路,政策推动,全面发展。他们按照“村有典型户、乡有示范园”的思路,稳扎稳打,依靠典型带动,加快桃树产业发展,确保建一片、成一片、富一片。在扶贫政策上予以大力倾斜,进一步统一思想,扩大规模,向精细化、纵深化、规模化推进。二是整体打包,科技拉动,引进人才。该县采取整体打包的方式,扩大对外技术的交流合作,拓宽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联系渠道,加强技术协作,把先进的技术引进来。同时,让农民走出去,用好现有人才,培育乡土人才。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培训,普及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使桃树生产管理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三是依靠龙头企业驱动,实行产业化运营。在搞好桃树生产的同时,重点培育和发展一批知名商标,进一步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鼓励兴办龙头企业,对农副产品进行深加工,延伸农产品产业链,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该县坚持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道路,成立了天德有机食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此为龙头,积极培育自己的品牌,并对沙红桃、黄金梨等产品注册了“天德”商标。生产过程中,该县组织果农严格按照有机果品生产要求转换生产方式,申报有机食品的认证工作,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水平。为减少市场风险,该县和隰县的一些果品加工企业签约合作,在鲜桃集中采摘期,除一部分走上水果市场外,更多的由加工企业来集中收购,实现深加工,通过强强联手、合作双赢的方式延伸农产品产业链,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记者 田青松 通讯员 李明珠)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付基恒】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