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25 08:51:00 来源:
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郑晓军 通讯员 苏晓峰 宋海刚)安泽县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在去年较省市提前5年实现了首轮新农村建设的全覆盖,连续4年荣获全省、全市新农村建设先进县的基础上,今年顺势而为,乘势而上,自我加压,继续加大力度、增加投入、提高标准,再掀新农村建设新高潮,全力实施第二轮新农村建设任务。
2010年,是安泽新农村建设的跨越之年、丰收之年,该县全面打响了“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战役,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2550余万元,全面完成了第一轮最后31个村的“四化四改”、“六通”、“六个一”工程,提升了15个重点推进村的建设标准,实现了所有行政村首轮新农村建设的全覆盖。再次荣获全省新农村建设先进县,并连续3次夺得全市东北片新农村建设流动红旗,成为全省、全市新农村建设的“排头兵”。今年,在总结首轮新农村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县委、县政府再次吹响冲锋号,全面实施第二轮新农村建设任务。围绕继续保持新农村建设在省、市领先地位,到“十二五”末实现第二轮新农村建设全覆盖的总目标,着力做好三篇文章,狠抓三个重点,推进三项工作。通过典型示范,合力攻坚,整体推进,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输血”向“造血”、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的转变,推动全县新农村建设提质上档。
做好3篇文章,就是要做好设施农业、品牌农业和规模健康养殖3篇文章,探索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子。在设施农业上,与山东寿光蔬菜集团的合作,签约了总投资1.5亿元(一期投资3000万元)的蔬菜基地项目,今年完成有机蔬菜观光园区、加工基地、育苗基地等一期工程,带动引领全县的蔬菜产业发展,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县蔬菜面积达到10万亩,将安泽县打造成为全省重要的晚秋菜生产基地。同时,重点完成国家农发水保项目三期工程,农业有害生物预警和控制站建设,0.48万亩中低产田改造工程,8万亩机深耕、秸秆还田现代农业建设项目和张峰水库库区移民安置区坡改梯工程,不断提高农业的设施化、标准化、机械化水平,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在品牌农业上,主攻优质核桃和优质玉米。一方面,继续引深与省林科院、农科院合作开展的“院县共建”活动,选好品种,注重品质,打出品牌,加快东唐650亩国家级优种核桃推广示范园建设,并在全县新发展优质核桃1.5万亩,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县优质核桃面积达到6万亩。另一方面,重点抓好30万亩优质玉米基地、万亩玉米丰产方、全国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2万亩玉米高产创建项目建设,突出水果玉米、甜玉米、糯玉米的开发推介力度,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同时,立足于安泽的生态、绿色优势,致力延伸农业产业链条,走典型示范、龙头带动的路子,对农产品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精品包装,对安泽农产品的纯天然、无公害进行大力宣传推介,并着力抓好玉米、蔬菜、核桃等优势特色产品的认证和品牌注册,使安泽“特产”在社会上叫响、在市场上走俏,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在规模健康养殖上,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载体,规模发展草食畜、实验推广壮特色。注重养殖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尤其是针对养殖业专业合作社,要加快土地流转,加强扶持引导,加大服务力度,使合作社的规模越来越大,中间销售环节越来越少,市场风险越来越小,利润空间越来越大。今年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要突破238个,黄牛存栏达到1.3万头,猪、羊、鸡存栏达到2万头、6万只、35万只。 狠抓三个重点,就是要狠抓城镇化、村集体经济积累和农村沼气建设三个重点。今年全县第二轮首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共有21个,县财政对乡镇政府所在地每村投入130万元,其他村每村投入80万元,务求实现大的突破。一是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按照“一核一轴一圈”的发展目标,加快7个乡镇政府所在地的小城镇建设。各乡镇严格按照规划,以城镇绿化、旧村整治、街巷改造以及公共设施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提高承载力、支撑力、辐射力和吸引力。同时围绕“守护巩固油松岭、打造提升油松城”,完成投资270万元的县城大油松绿化成景工程;投资597万元完成安泽二中、唐城中学、唐城小学、城关小学4所学校续建及设施配套工程;投资220万元完成冀氏、唐城两个卫生院改造项目;投资570万元完成冀氏敬老院新建工程;投资700余万元完成马壁移民新村街道铺装工程;投资35万元完成杜村乡农村客运站建设;结合“天眼”工程,搭建集矛盾排查、民事调解、信访维稳、应急求助、便民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110联动服务中心;完成扶贫移民搬迁500人,完成各类农民技能培训1100人次,转移劳动力630人,促进人口向城镇集中、资源向城镇集聚。通过一年努力,实现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建设的“同频共振”。二是着力壮大村集体经济。各乡镇和21个示范村要靠土地流转、林业产业、设施租赁、合作入股等方式,多渠道增加集体经济积累。各职能部门通过倾斜项目、资金,帮助乡镇、村委谋出路,变“输血”为“造血”、“治标”为“治本”,使21个示范村集体经济积累达到5万元以上。三要强力推进农村沼气建设。新建户用沼气池400个,加大培训力度,加强技术服务,确保沼气使用率。同时,要探索沼气池建设向“集中建池、统一管理、统一供气”的方向发展,选择在养殖区集中、干群积极性高、配套能力强、带动户数多的村进行集中供气试点,带动农村的改厨、改圈、改厕工作,逐步实现“县城用天然气、农村用沼气”,加快“气化安泽”建设步伐。此外,其他基础建设也要加快推进。电力部门要完成投资1700万元的电力农网升级改造项目;广电部门要完成投资450万元的数字电视入农户工程;交通部门要完成总投资410万元的罗和线水毁修复工程、青松岭至马壁唐村新开公路建设;水利部门要完成投资140万元的10个自然村、2000口人的饮水安全工程;卫生部门要完成投资24万元的6所标准化卫生所建设项目。力争用两年时间,实现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农村便民连锁商店全覆盖、农村文化体育场所全覆盖、农村职业教育免费全覆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
推进三项工作,就是要推进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精神文明创建、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作,树立安泽新农村、农民新形象。环境卫生整治方面,要围绕“村容整洁”的目标,大村投入8万元,小村投入4万元,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重点打造马唐公路沿线村庄新亮点。同时,各村必须健全完善各项保洁制度,巩固整治成果,树立安泽农村良好形象。精神文明创建方面,要围绕“乡风文明”的目标,大力开展“爱、树、建”主题活动,切实加强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建设,深入开展“文明生态村、十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等创建活动,努力营造文明和谐新气象。同时,要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不断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基层组织建设方面,要围绕“管理民主”的目标,积极开展“两定一查三评”活动,进一步完善村民“一事一议”、村务公开制度。同时,要全面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为了确保新农村建设任务完成,该县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实行县四套班子领导包村责任制,各级各部门“一把手”负责制。严格按照《安泽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县域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和各村的具体规划,倒排工期,加快建设步伐。
县上成立了专门的督查组,每半个月对全县的新农村建设进行一次督促、检查和指导,每月通报一次,出台了新一轮新农村建设的考核细则,对工作成绩突出、建设效果明显的,给予重奖;对工作不力、建设任务完不成的,严肃追究责任,确保了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责任编辑: 贾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