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桑壁镇护国村党支部架桥通路受好评

2011-03-25 08:51:00 来源:

临汾新闻网讯(通讯员 王彤 冯刚 志刚)为改变长久以来村子因河阻隔、交通不便的现状,去年以来,永和县桑壁镇护国村党支部多方筹措资金,为民架通了致富桥,受到百姓的一致好评。
护国村位于永和县桑壁镇桑壁河畔,该村委辖护国、岔上、榆曲3个自然村,人口349人。该村山高坡陡、土地贫瘠、交通不便,岔上与榆曲村的广大群众常年被榆曲河阻隔,特别是一到春季和雨季,河边的道路泥泞,生产生活很不方便。
2010年初,护国村党支部书记张利生召集“两委”班子成员,谋划全村发展大计,经集体商议并征求村民意见,决定紧紧抓住“五个全覆盖”的政策机遇,将架桥通路解决群众行路难的问题,作为村里民生大事来抓。
要想架桥通路,资金不足成为最大的难题,支部一班人在支书张利生的带领下,没有被困难吓倒,他们多方联系,到乡镇,进县城,向镇党委、县扶贫局争取资金,最后征得县扶贫局从整村推进资金中拿出8万元,用于该村通路。其余资金缺口,他们通过发动党员干部,号召全村群众捐款,筹集资金5000元。为了用好这笔资金,村里成立了阳光理财小组,把村里公道正派、威信高的老党员、老干部吸纳进来,协助管理工程建设资金和工程质量。同时,按照“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把工程建设问题提交到支委会、两委会、村民代表会上进行研究决策,认真抓了桥梁的规划设计、工程的招投标、工程预决算等关键环节。为了节省开支,除了主体工程招标给工队,其余的附属工程由党员带头,村民投工共同完成,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把架桥通路当作自家事一样积极投工投劳,其中,党员投工300多个,群众投工1500多个,有效缓解了资金短缺的难题。去年10月份底,正当主体工程即将竣工的节骨眼上,由于工价提高、物价上涨等因素,工程资金出现了缺口,张利生及时向包联单位县委组织部的领导反映面临的困难,请求援助,作为护国村党支部“双联”活动的包联单位,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白建成带领部班子成员在第一时间深入该村调研,了解掌握架桥工程的实际情况,通过与有关部门协调为该村筹措资金3万余元,使得栏杆、引线、排水沟、路面等附属设施得到了全部配套。至此,这一架桥通路的为民实事在各级干部的齐心协力,群众的积极参与和包联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得以顺利实施,圆满竣工。

 

  【责任编辑: 贾亮】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