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林业局局长:加快造林步伐建设林业强市

2011-04-01 09:51:00 来源:

 

   “十二五”是我市实现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我市林业工作“十二五”总体规划和今年工作任务是什么,如何做好今年工作,带着这些问题,近日,记者采访了市林业局局长丁向阳。
谈及“十二五”规划,丁向阳说,我们经过科学论证和调研,确定了“十二五”期间全市林业工作的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实施林业生态强市为战略,以实现森林面积、林木蓄积“双增”为目标,以创建林业生态县为抓手,兴林富民,依法治林,科技兴林,不断加快造林绿化步伐,切实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大力发展林业产业,为全市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地生态支撑。“十二五”期间全市林业建设的总体目标:到2015年,全市新增有林地238万亩,达到1166万亩;森林覆盖率增长5.1个百分点,达到35.6%;30%的县(市、区)实现林业生态县,林业总产值27亿元,努力实现大地增绿、林业增效、环境增色、农民增收。
丁向阳接着说,今年全市林业工作的总体任务是:保证完成营造林生产任务,突出抓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强化森林资源管护,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加大科技支撑力度,加强林场基础设施建设,搞好林地林木管理,严厉查处林业案件,建立完善林业管理机构,抓好党风廉政建设。2011年全市要完成营造林56万亩;植树1300万株;育苗8.5万亩,其中新育4.5万亩。围绕以上目标,我们将着力抓好五大重点工作:一是实施十大造林工程。按照“山上治本,身边增绿”的要求,以国家和省级重点工程为重点,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实施。以通道沿线绿化为重点,对重点工程进行一次普查,做好补植补栽工作。以第一山脊线区域内的绿化为基础,逐步使沿线可视范围内荒山全部实现绿化。在工程建设中,以“书记林”、“县长林”带动全市的精品工程建设,各县(市、区)按照“规划一次到位,精品一步实施”的要求,建设2—3个精品循环圈。平川县(市、区)以拓展绿化空间为主线,按地类定模式,使通道绿化、农田林网、村庄绿化、干果经济林等工程有一个跨越式的大发展;山区各县打造3个以上精品工程,形成进 口有景观,沿线有林带,村庄有园林,丘陵有基地,山区有工程,整体有精品。西山昕水河流域几个县,紧紧抓住省里向该地区重点扶持的难得机遇,打造“三北”绿色航母,用近自然的林业观念推动我市现代林业发展。二是突出抓好林权改革。把林改作为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在政策、投入上加大支持力度,在配套政策体系上实现突破,为林改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深入开展林改“攻坚年”活动,继续加强指导,强化督促检查,扎实做好承包到户工作,全面完成明晰产权改革任务,确保家庭承包率不低于75%,林权发证率不低于75%;制定林权登记管理制度和林权登记台账制度,确立日常化、动态化、系统化的林权登记模式;规范林权流转行为,做到交易规则、交易凭证、交易系统、资金结算、信息披露、交易监管六个规范,完善“参与式林改、数字化确权、信息化应用”的林权管理基础平台,实现林权管理、流转评估、经营方案、直补到户的“一卡式管理、一站式服务”;积极探索建立本级造林直补到户机制和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努力提高造林直补规模和生态公益林补偿规模,不断提高农民造林营林的积极性。
确立、培育、扶持以干果经济林、林下种养业、森林旅游、种苗花卉、林产品加工等为主的林业产业,引导农民精心经营森林,立体开发林地资源,帮助农民靠山兴林、依林致富;三是强化森林资源保护。严格落实森林防火行政首长负责制,认真执行“森林防火重点治理县(市、区)管理制度”和“事先问责制”。进一步加强防火专业队建设,不断提高火灾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加强物资器材储备,科学配置,靠前存放,确保全年不发生大的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2‰以下。同时,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和野生动植物保护、湿地保护等工作,确保森林资源安全。四是加快林业产业发展。
要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要求,加快培育林业主导产业,积极开发新兴产业,为实现以林养林、以林促林打好基础。要大力发展干果经济林产业和种苗产业,加快培育林产品储藏加工龙头企业。全市要扶持3个至5个大型林产加工龙头企业,提高林业生产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同时抓好森林旅游、林下经济等林业产业发展,提高林业经济效益,促进林业经济实现良性循环。五是加大林业行政执法力度。通过建立和修订各项规章制度,使内部管理、对外执法、业务处理、队伍建设、责任追究等各个方面和环节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按照“政治合格、作风过硬、业务熟练、纪律严明、保障有力、人民满意”的标准,通过狠抓教育培训和作风整顿,着力提升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大经费投入,对防火、森林公安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以满足新形势下林业行政执法工作的新要求;要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宣传林业法律法规和生态文明,使群众对林业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强认识,对林业行政执法工作增加了理解、配合和支持,为执法工作奠定坚定的群众基础,营造了良好社会环境。坚持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侧重防范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问题。要建立健全案件信息反馈、公示和群众来访接待等制度,确保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就如何抓好落实,丁向阳说,我们将采取以下有效措施,保证全面完成林业生产任务。一是加强组织领导。
切实提高认识,强化责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生态与产业、兴林与富民、保护与利用、数量与质量的关系,真正把林业工作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列入议事日程和重要工作内容。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认真谋划,推动全局;在工作上倾斜政策,倾斜资金,倾斜精力;在行动上亲自部署,亲自指挥,亲自检查;在资金投入上要大量倾斜,大力支持,重点投入。要以建设“书记林”、“县长林”为标志,建精品工程,创一流业绩,为实现林业生态强市战略做好示范、树好榜样,带动全市林业建设迈上新台阶,达到新水平。二是拓宽融资渠道。不断优化林业投资环境,制定优惠政策,吸纳社会资源,努力实现由部门办林业向社会办林业的转变。财政投资方面,在用足用好国家投资的基础上,各县(市、区)财政拿出可用财力的5%以上用于造林绿化。社会办林业方面,发挥我市煤炭资源丰富的优势,进一步拓宽以煤补林的渠道,创新资源型企业参与造林绿化的形式,用好用活生态环境恢复保证金。碳汇造林方面,加大筹资力度,广泛开展捐资造林活动。充分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大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不断提高义务植树尽责率,真正实现社会林业社会办。三是实施科技兴林。针对去冬今春旱情极为严重的现状,大力推广旱作林业技术、抗旱造林技术。工程用苗要尽量使用本地苗木和容器苗,裸根苗栽植要尽可能采用浇水、盖膜、覆草等技术。大力开展技术人员下乡驻村包工程活动。设立科技奖励基金,对工程有质量、工作有成效、群众评价高的技术人员,要优先给予晋职、晋级或一定的经济奖励,不断提高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四是强化督查工作,促进全市植树造林工作顺利开展,确保资金安全、工程安全、人员安全。
丁向阳最后说,林业建设,任务艰巨;林业建设,使命光荣。我们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更加求真的科学态度、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真抓实干,扎实工作,为建设林业生态强市和环境优美新临汾做出新的贡献。(记者 田青松 刘静)

 

  【责任编辑: 付基恒】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