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套袋正当时

2011-05-13 09:32:00 来源:

 (主持人)

★套袋苹果容易发生的问题及克服措施
1.弱树套袋。山沟地、高原地等浇不上水的苹果树及连年环剥主干的结果弱树,一般果实个头小、形不正、底色黄、易返糖、口味差、果肉硬涩,达不到预期效果,不应套袋。
2.使用了劣质袋。未经国家商标注册的杂牌纸袋和塑膜袋,透光、透气、透水性不当,温度、湿度的稳定性差,塑膜袋不抗老化,纸袋风雨天破碎,套袋效果往往比不套袋还差,千万不要使用。
3.幼果期发生日灼果。幼果期干旱、高温,套透气性差的塑膜袋或纸袋,易发生日灼果。套袋后2天~5天是日灼高峰。套袋早,日灼重。套袋前浇水,用可靠名牌袋的果园,日灼果都很少。
4.缺钙症、黑点病加重。凡施氮肥过多、树势旺、留果少、树冠郁闭的密植园,套袋果发生苦痘病、痘斑病(缺钙症)和黑点、红点病(斑点落叶病、霉心病病菌浸染果面)都较严重。花后40天内喷2次300倍的氨基酸钙或腐殖酸钙和喷2次多抗霉素是防治关键。
5.果实在袋内腐烂。果实在袋内腐烂是因套袋前未喷防治轮纹烂果病的特效药(如甲基托布津或喷克、大生等)。套袋越晚,烂果率越高。因此套袋前一定要喷特效药,并要尽早套袋。
6.害虫进袋为害。主要原因是套袋前没有打好杀虫药;袋口封的不严。入袋的主要害虫有黄粉虫、梨园介壳虫、蚜虫、卷叶虫等。防治的最好办法是套袋前喷生物杀虫剂和灭幼脲类杀虫剂,严封袋口。
7.果皮粗糙裂口。主要原因是外层纸袋雨后破碎,遇连阴天或套透水、透气性差的袋,纸袋吸水后干得慢,或袋内进水短期不干,袋内湿度变化太大所致。解决办法为严封袋的上口,雨季剪开2个下角防效较好。
8.果实在袋内萎缩不长。表现在旱天、弱树不浇水的果园。特别是外层纸厚而耐雨淋,内为非压光黑纸的双层纸袋,高温天气袋内温度达50℃以上,平日袋内又无湿气,果内水分向叶片倒流,造成果实萎缩不长。所以不要给浇不上水的旱地弱树套袋,不要用紫、红色的塑膜袋,慎用内层不是压光黑纸的双层纸袋。
9.上色差或暗红色。密植园树冠郁闭,施氮肥过多的旺树,套透光性差的纸袋,套袋太晚,果实难脱绿,脱袋后难上色。套透气性过强、不含紫外线转化剂的塑膜袋,果实易呈紫红色,底色黄,易返糖,袋易破碎。解决的办法是加强果园管理,使果园通风透光好,合理施肥和尽早套优质果袋等。

★梨果实套袋技术
1.套袋前要喷药。套袋前必须喷一次毒性低、残留少、药效好的杀虫、杀菌混合药液,重点喷果面,目的是杀死果面上的害虫和病菌,以减少对套袋果的侵害。喷药后要及时套袋、若 喷药后超过7天套袋或套袋期间遇雨,应重新喷药。选用的药剂有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加10%吡虫啉3000倍液,80%喷克或大生M-45的800倍液加30%蛾螨灵2000倍液等。
2.套袋要掌握好时间。梨套袋有防锈和使果点变浅小的作用。果点于落花后15天即开始形成,1个半月后已木栓化。若套袋时间过晚,会造成套袋果果点大、果皮粗、果色深,效果不佳。因此,套袋一定要在落花后15天-45天内,越早越好。为避免生长前期外界因子的影响,应分2次套袋,先套小袋后套大袋。小袋为白色单层透明蜡质纸袋,大袋为外灰内黑双层纸袋,在谢花后的2周-3周内,果实黄豆大时套小袋,谢花后6周-8周内套大袋。
3.套袋前要疏果。疏果在小梨脱帽后进行,越早越好,晚霜发生较多的地方可适当推迟,最晚要在落花后30天内完成。当前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疏果力度不够,留果较多,达不到优质商品果的规格,从而影响套袋的经济效益。因此,在套袋前一定要加大疏果力度,留果密度一般每15厘米-20厘米可留1个果,弱树每30厘米-40厘米留1个果,壮枝、树顶部、生长优势部位适当多留果,争取全部留单果、留好果。
4.套袋操作。选定果实后,先撑开袋体,托住袋底,使袋底两角的通气放水口张开,以降低袋内湿度和温度,防止日灼和水锈。将袋体膨起套在果实上,幼果悬挂在中央。手执袋口下按折扇的方式折叠袋口至扎丝处,然后将扎丝反转180度,扭紧袋口。捆扎丝时要使袋口密封,但不可用力过猛,以防果实、果柄受伤。套袋时不要用手接触果实,更不要拉拽果实,以防拉伤果柄基部,造成落果或果实生长缓慢。果袋上涂有农药,操作后应及时洗手,以防中毒。套袋应先树上后树下,先内膛后外围。就一片园或一株树而言,有条件的最好全园全树都套,以便统一减少打药次数,统一管理。

★桃简易套袋技术
1.果袋处理。套桃袋选用套苹果的袋子,大小17厘米×20厘米即可,由于桃的呼吸量比苹果大,塑料袋应做简单处理。即把成捆的袋子,约200个左右放在一块平木板上,然后用大头针在上面均匀扎四行通透的小洞,每行9个,这样每个果袋就增加了气孔。用来满足排气,防止果锈发生。
2.套袋前喷药。套袋前2天-3天全园喷1次杀菌杀虫剂,可喷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20%灭扫利2000倍液、10%吡虫啉5000倍液、灭幼脲3号2000倍液或螨死净2500倍液。
3.套袋时间。桃在花后4周要进行疏果,疏果时要在外围、上部多留果、内膛少留果。套袋在桃第二次生理落果后结合定果进行,一般在晴天上午9时至11时,下午2时至6时为宜。
4.套袋注意事项。注意病虫果不套、畸形果不套、没叶果不套、背上果不套、并蒂果不套、着生在枝条6毫米以上的果不套。
有露水或刚打过药叶片不干的不能套袋,雨后天晴须过中午后才能套袋,这样可有效的防止果锈产生。距地面60厘米以下的果不能套袋,弱树、病树的果不用套袋。
5.套袋操作技术。套袋时,先撑开袋子,令袋体涨起,使两底角的通气排气孔张开,果实套袋后,使果柄对准袋口中央,并保证幼果处于袋体的中央,以防日烧,然后把开口的两角扎紧。套袋顺序应先上后下,先里后外。
6.套袋配套措施。以提高中晚熟桃着色为目的的套袋技术,特别对于那些不易着色的品种,应在果实集中着色期辅以摘叶、转果、铺反光膜等配套技术,以取得最佳效果。摘叶:一般分2次进行,第1次在采收前30天,摘除叶片的60%-70%,第2次摘叶在第1次摘叶后的10天进行,摘除应摘叶片的30%-40%。以摘除果台基部叶片为主,也可适当摘除果实附近新梢基部到中部的叶片,以增加果实直接浴光程度,有效增进着色,摘叶时,用剪子将叶片剪除,先摘黄叶、小叶、薄叶,后摘秋梢叶。转果:转果可使果实着色指数平均增加20%左右,转果应在阳面上足色后,用改变枝条位置和果实方向的方法,将果实阴面转向阳面,为防止果实再转回原位。可用透明的胶带将果实固定,使之充分受光。铺反光膜:在果实着色期,树盘铺银色反光膜,可改善树冠下部和内膛光照状况,使树冠下部的果实及周围果面充分着色,真正达到全红果。反光膜铺于树冠下,行间留出作业道,边缘固定,每亩桃园用反光膜400平方米-500平方米。果实采收前1天-2天将反光膜收起来,洗净晾干,第2年可继续使用。
7.套袋后管理。套袋果园加强肥水管理和叶片保护,以维持健壮的树势,满足果实生长需要。在6月份、采收前40天和采收前20天各喷1次500×10-6稀土,或在6月、7月和采收前1个月喷光合微肥、农家旺等微肥,以提高套袋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由于套袋果实中钙量下降,易患苦痘病,从7月至9月每月喷1次300倍-500倍的氨基酸钙或氨基酸复合微肥。果实膨大期、摘袋前应分别浇1次透水,以满足套袋果实对水分的需求和防止日烧。病虫害防治:生长期发现病虫害应及时喷药,并注意喷保护叶片和保护果实的杀菌剂,以防病菌随雨水进入果袋内危害。同时喷1次-2次有增色作用的药肥,如磷酸二氢钾300倍液等,以增色防病。套袋果的采收:根据果实的着色情况,适期、分批采收。晚熟品种生育期较长,在适宜的采收期内,采收越晚,着色越好,品质越佳,一般比不套袋果晚采收一周左右为宜。由于套袋果果皮较嫩,在采收搬运过程中,应尽量注意减少碰、压、刺、划伤等。

★葡萄套袋提早着色六措施
1.选择合格的纸袋。
2.要及早施磷、钾肥。磷、钾肥可促使葡萄浆果着色增糖,一般于浆果成熟前30天-20天施入。
在氮、磷、钾三元素的施用上,浆果生产前期,特别是膨大期,以氮肥为主,酌配以磷、钾肥。在浆果成熟前一个月左右开始停施氮肥,追施磷、钾肥。
肥量据品种、产量而定,一般亩产2500公斤,磷、钾肥亩施入75公斤-100公斤。
3.喷施叶面肥。
浆果生产期间,在喷酸性药时,即可加入 0.5%- 1.0%微量 元素叶面肥。 在浆果始着色 期可喷0.2%- 0.3%的磷酸二氢 钾2次-3次。也可喷 葡萄增糖显色灵、稀土 等。叶面肥用量小,效果 显著,事半功倍。
4.摘老叶。葡萄将熟时,新梢下部的叶片多数已老化,特别是欧美杂种,如巨峰、高妻等,已不能制造营养,反而挡风遮光。此时应适当摘除,酌留部分遮光的防葡萄日灼。
5.摘袋。如果急于销售,可在浆果始成熟期,摘纸袋。摘袋后,多数品种10天左右即可上全色,摘袋后为防虫、鸟危害,可罩上一层网。
6.控制好土壤湿度。在葡萄成熟期,如果不是过分干旱,不要浇水。过分干旱时,酌浇小水。若遇大雨,要及时排水。无论浇水后或是大雨后,待土壤松散,即行中耕,既可保墒,又可防涝,还可以断一些毛细根,促浆果成熟。(王秋萍)

 

  【责任编辑: 邱睿】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