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农村人也坐上了公交车

2011-07-06 09:08:00 来源:


安泽城区至唐城,上车2元,视距离远近,价位不等,到目的地8元。“35公里城乡公路,用时1小时,省时省钱,方便还不贵。”听着车厢内大伙的评价,一旁的安泽县运管所所长李会斌高兴得直合不拢嘴。亮明身份后,他动情地说:“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进一步完善运管监管机制,共同服务于城乡客运,谢谢大家。”一句简明而干练的贴心话语,立刻博得了车厢内旅客的阵阵掌声。
“城乡客运一体化,就是在城市到农村的班线上,运用公交化机制,对旅客实行低票价,对车户实行政府补贴,方便百姓出行。”李会斌介绍道。他说:“实行城乡客运一体化后,半小时一趟车,掐点卡时间,既能满足旅客的出行时间需求,又能避免车主间的恶性竞争,从而避免了农村线路旺季拉不完、淡季装不满的客运弊端,从根本上避免了超员超载现象,保证了旅客出行安全。”
提起城乡客运一体化,拥有10多年跑线经验的张安俊感触颇深。他说:“在这之前,为了一家生计,一直经营一辆黑车勉强糊口。后来,在运管部门的重拳打击下,被迫放弃黑车营生。3年前,李会斌所长了解到我熟悉这条线路的情况后,上门动员买车跑城乡客运线路,22个座,一年下来保守点能挣8万多元钱。”三年来,张安俊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好,这不,怀揣几年来的收入,过几天,他打算在县城里买套房子,过过城里人的生活。
自2008年7月以来,安泽运管所在多方调研的基础上,陆续增开府城——唐城、府城——冀氏两条公交化运营线路,新增6辆城乡公交客车,覆盖全县4个乡镇78个行政村,实行整点循环、到点发车。到目前为止,该县共有城乡化运营线路15条,营运客车19辆,全县7个乡镇100%通客车,104个行政村中有102个行政村通客车,通车率达98%,所有客车实行“三统一”、“五定”的公司化集约发展(“三统一”,即统一管理、统一车型、统一标识;“五定”,即定线、定班、定点、定站、定票价)运营模式。
“全市城乡客运一体化,安泽模式是最为成功的。”一见面,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分管客运的负责人邵川如是说。谈起当初实行城乡客运一体化的初衷,邵川说:“伴随着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程度的提高,城市与农村的界限日益模糊。因此,必须下大力气转变城乡客运运营模式,稳步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全市很多县区开通城乡客运一体化线路后,深受百姓欢迎,车来车往,出行方便,老百姓愿意坐,车主愿意跑,目前,城乡公交客车已经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面对未来,邵川信心十足。他说:“伴随着城乡客运一体化经营模式的不断摸索,建立各种约束、激励、补偿机制势在必行。下一步,将就此进行专题调研,增加候车亭、招呼站牌等客运基础设施,改善乘客候车条件,方便沿途乘客换乘,使山庄窝铺的乡亲们也能早出晚归,过把‘城市瘾’。”

(本报记者 鲁剑)

 

  【责任编辑: 邱睿】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