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狐”共舞的农家女

2011-09-26 10:05:00 来源:


养殖户史芳芳给记者讲起她养殖狐狸的故事,以前她开了一家砖厂,由于种种原因停产后,她就一直赋闲在家。有一次,父亲史红喜在看报纸时,无意中看到了养狐狸挣钱的商机。当时,父亲就以每只800元的价格购买了30只,慢慢地见了点效益、尝到了甜头。去年,史芳芳去河北连续参观了好几家养殖户后,也果断投资了60万,把养殖规模扩大到了700只。
记者进入狐狸养殖区后,由于陌生人的到来,一只只小狐狸转过身来,小眼睛里发出狡黠的、带有警惕性的眼光。史芳芳告诉记者:“我养殖的品种有赤狐、大理石狐、银狐,现在这些狐狸只有5个月大,其中能繁殖的有400只,每只狐狸每年能繁殖4到5只,今年如果不出手的话,明年养殖规模能达到4000多只,如果资金到位,打算发展到1万只以后再开始出售。”记者问道:“今年的皮毛价格市场好吗?”史芳芳说:“皮子成熟的时间就在每年的11月下旬,到时候河北的皮货商会上门收购,今年上半年,每张狐皮的价格是1700元左右,最近有点回落,大概在1400元上下。”
记者了解到,她养殖的狐狸基本上都是靠以前的狐狸繁殖所得,养殖成本很低,养到狐狸皮子成熟后,每只的成本也就是160元左右,上不到200元。坐在养殖场的小院子里,史芳芳的母亲孟连珠正在将剁碎的肉往饲料里混,她告诉记者:“放点肉,狐狸营养跟上了就长得快,今天比较忙,前段时间在城里订做了一批铁笼,这不,今天孩子她爸去城里拉去了。”史芳芳的父亲史红喜是个养殖狐狸的老手,养殖过程中出现的所有问题,自己都能解决,这又省去了一大笔费用,如果今年全部出售皮毛的话,可纯收入70万元,当年拿回成本,但她有自己的打算:“狐狸养殖的确是个农民致富的好项目,今年,我打算发展合作社,让更多的农民朋友参与进来,材料已经上报给有关部门了。明年,我们的养殖规模会更大。”
 
记者 杨琦

  【责任编辑: 刘静】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