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的“幸福路”

2011-10-26 08:58:00 来源:


10月18日,记者在翼城县走访了几个已经基本完工的村子后,来到垣头村。垣头村地处山区,是一个由3个自然村组成的行政村,3个自然村之间的距离都超过了6公里,而该村整体上距离县城有20多公里,该村的路多建立在陡峭的山垣之上,农村街巷硬化工程施工难度非常大。不过,记者在该村看到,村里的工程已经开始施工了,初步的垫铺工程已经完成。村民们纷纷对记者说:“这路能开始修起来,都得益于我们的好支书李顺达。”
“我们村是一个贫困村,在村里修水泥路,根本无法完成自筹部分的资金,多亏不少好心的公司、企业帮了我们。”李顺达说。
“资金并不是最主要的难题,施工用的电和水才是!”李顺达告诉记者,为了给村里修路,他从2005年就开始通过各种方式储备物资材料,可是他们村的地理位置实在是太偏僻了,即便有了资金和材料,也因为没有施工用的电而无法正常开工。为此,李顺达从离施工现场最近的地方架起了一条长达数百米的电线,终于可以施工了。
垣头村穷,该村周围的几家企业都知道这个事实,当李顺达找到他们时,这些企业都被这位老支书的精神而感动,纷纷慷慨解囊,出设备出机器为该村免费施工,而李顺达能付出的仅仅是为驾驶工具车的司机提供一顿饭……
对于城里人来说,水泥路并不少见,但是对于地处偏僻的农村人来说,一条宽敞硬化了的街巷路就意味着生活质量的提升,意味着走向富裕的保证。“都是乡里乡亲的,大家的恩德我都替垣头村的村民记下了。我告诉自己,一定要把农村街巷硬化工程做好,一定要为子孙后代们留下一条走出贫困的幸福路来。”李顺达说,现在他们村已经完成了初步的垫铺工程,只等筹备好最后的水泥材料来做硬化工程,而政府和大家捐献出来的钱他一定会用在刀刃上,绝对会保质保量地完成这条“幸福路”。

记者 许丽

  【责任编辑: 刘静】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