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4岁的王东亲,是浮山县土生土长的乡村人,一见面就能看出她是一个精明干练的人。2006年,她在别人的介绍下在临汾等地的养菇场打工,虽然也能挣到些钱,但王东亲想得更多的却是自己当“老板”。在鼓起了腰包、成熟了栽培蘑菇的技术之后,2008年她毅然返乡,在自己的家乡浮山县北王乡北茨庄村创建了东亲食用菌栽培示范基地。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年的辛劳与努力,基地建起来了,小蘑菇长起来了。在与王东亲的交谈中,我们了解到,蘑菇栽培每半年为一个周期,按目前市场价格,每个周期每平方米可获得100元的毛利润,除去每平方米20元的投资,可收纯利润80元。搞蘑菇栽培投资万元就能搭建起200平方米——300平方米的培养基地,按半年每平方米80元的利润计算,农户们半年就能收回成本还有盈利。
良好的经济效益坚定了王东亲走规模化发展的路子。她在村里搞起了蘑菇栽培技术推广,发展周边农户共同栽培,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如今,王东亲投资170万元,承包荒地32亩,建起21座双孢菇栽培室,安排妇女劳力110名,日产菇1500公斤,收入7000元,年收入150余万元,目前,基地已辐射全县4个乡镇、21个村,164户建起了305个双孢菇栽培室。她所成立的东亲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不但为菇民们提供信息技术支撑,而且对双孢菇种植实行统一销售、统一管理,有效降低了大伙儿种植的风险,提高了利润率,成为菇民们强有力的坚实后盾。
通讯员 李益民 郭丽
【责任编辑: 刘静】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