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县李洪伟:表叔的传奇人生

2015-08-27 11:29: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邓小平同志赠予李洪伟的怀表


    人物简介:

    李洪伟,生于1918年,古县北平镇千佛沟人,曾任汾西矿务局南关矿工会主席,后主动要求到西山矿务局矿山救护队,现为西山矿务局官地矿离休干部。

    1938年参加革命,成为129师386旅侦察连侦察兵,1945年为侦察连连长,1946年,担任陈赓司令员警卫员。先后参加过临汾官雀战役、阳泉战役、麻田战役等战役,曾先后六次负伤。2005年9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给表叔一枚“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24K镀金纪念章。


    反压迫,投身八路扛起枪

    表叔是我三老舅的独生子,与我父亲为表兄表弟关系,二人自幼感情甚笃,无话不说。

    表叔十八岁起就给地主党之瑞家放羊,一天,表叔仍像往常一样把羊群赶到山上去放牧,没想到山顶上的一块大石头滚下来,正好砸在领头羊的头上。羊死了,表叔家穷,自然赔不起,地主要扣他一年的报酬——八斗玉茭,还拿鞭子抽他,并把他关在黑房子里。表叔受不了这个窝囊气,逃回了他的家——千佛沟村雨园里。

    表叔回家后,结识了从安泽县唐城那边过来的三个人,为首的一个叫王金彪。他们见表叔机灵胆大,敢作敢为,非常高兴,就鼓励表叔说,不要害怕,有压迫就有反抗,地主胆敢来抓人,我们帮你对付他们。

    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王金彪实话告诉表叔,他们就是共产党的部队,是刘伯承的部队,是专为穷人打天下的部队。共产党的部队129师驻扎在晋东南一带,129师的386旅就驻扎在唐城,他们的旅长就是大名鼎鼎的陈赓同志。有机会可以把表叔引见给陈旅长。但条件是必须完成一个任务。

    “你到北平村,摸清敌军情况,如大致有多少部队,有多少匹马,有多少大炮,尽量了解清楚,我们好回去给陈旅长汇报。”王金彪说。

    表叔凭着自己的机灵,立刻返身到了北平,把各种要了解的东西暗暗记在心里,回来向王汇报。王对其大加赞扬,说他完成任务很出色,王金彪等把表叔领到唐城,陈赓旅长召见了他,拍着他的肩膀表扬说:小鬼干得不错啊!愿意继续跟我们干吗?”“愿意!”表叔的回答斩钉截铁。

    从此,表叔就成了129师386旅侦察连一名光荣的侦察兵,王金彪是他的第一任班长。

        

    智勇全,出奇制胜官家脑

    1940年秋,我军在华北战场上摆开了百团大战,取得了举世瞩日的伟大胜利。

    之后,日本人派了四个师的部队进攻晋东南刘伯承的部队。当时陈赓部队驻扎在武乡县官家脑村。面对强大的敌人,他们毫不畏惧,英勇抗敌。表叔是侦察班长,自然最后一个撤退。不一会儿,前方传来口令:原地休息待命!”于是表叔原地蹲下,不一会儿就进入梦乡。

    机枪又响起来了。表叔被惊醒,此时天已大亮,他睁眼一看,原来昨晚竟枕着别人的腿睡了一夜。再仔细一瞧,整个地里一大片尸体,有敌人的,也有我们自己的,横七竖八,互相交错,总有上百人。

    这时,我军开始组织反攻,往山顶上冲锋。山顶敌人火力很重,机枪不停地扫射,一时很难冲上去。

    此时的表叔,正处于一个“真空”地带,山顶的敌人看不见,打不着。山下边我们自己的队伍一时还没冲上来。

    表叔此时急中生智,他把死人身上的手榴弹都集中到一块,顺着地里边的塄坎往上爬,等快接近敌人时,表叔连续把手榴弹投向敌人阵地。敌人一片慌乱,机枪哑巴了。

    “冲啊!”乘此机会,我部队往上猛冲,很快就占领了山头,把日军阵地上的五百多人就地消灭。表叔他们乘胜追击,穷追猛打,消灭了大批敌人。

    为表彰表叔的机智勇敢,由陈赓司令员亲自发布命令,为表叔记大功一次。


    保辽县,麻田战役挂重彩

    战争年代,表叔出生入死,曾先后六次受伤。

    1946年3月,临汾官雀战役结束后,胡宗南部队往运城方向逃窜,表叔随部队追击。在与敌人的枪战中,一粒子弹打在了表叔的盆腔内,至今都未取出。这次受伤,表叔被定为三等甲级残废。

    表叔最难忘的战伤和刻骨铭心的战斗就是麻田战役。

    1942年5月,日军在遭受我百团大战的沉重打击后,撤将换帅,调整兵力,加紧了对我抗日根据地的大扫荡,实行三光政策,建立无人区。

    形势是严峻的,也是残酷的。敌人采取分兵合围的办法,袭击辽县(今左权县),想摧毁八路军的指挥部。敌人要攻进辽县城,须要先攻克麻田镇,而要攻克麻田镇,又得先经过麻田桥。麻田镇的麻田桥是辽县通往外界的咽喉要冲。

    为了保卫总部,386旅奉命坚守麻田镇。人在阵地在,不能有半点退却。

    敌人一次又一次发起冲锋,我军一次又一次把敌人打了回去。敌人越来越多,双方展开了肉搏战。警卫连的干部、战士一百多人全部牺牲了,又把侦察连的全部拉上去。当时侦察连仅剩五十人,表叔带着这五十人与日军展开一轮又一轮的肉搏战。那真是杀红了眼,表叔一人同时与几个日本人进行拼杀。刺刀穿进了敌人的胸膛,鲜血喷了表叔一身一脸。敌人团团围攻,表叔左冲右击,左手被刺伤了,右手拇指被劈成了两半,胸前、腿部全部被刺刀刺伤了。战士们见排长如此勇猛顽强,一个个精神倍增,同仇敌忾,奋勇杀敌。通过半个多小时的拼杀,终于把敌人的第四次进攻又打了回去。麻田镇守住了,麻田桥守住了,总部才得以从容地从辽县撤退。

    待总部全部从辽县撤退完毕,他们才开始撤退,这时侦察连只剩下十七人,有三十三名同志牺牲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战斗中,表叔心情十分悲痛。

    在这次战斗中,表叔身上多处受伤,最严重的是左右手的拇指都被劈成两半,奇痛难忍。

    战斗结束,表叔住院治疗,经医生鉴定,又一次被定为三等乙级残废。


    赠怀表,小平政委情难忘

    1945年10月,上党战役结束。在沁水桃河抓住敌十九军军长史泽波当晚,陈赓司令员连夜向晋冀鲁豫刘邓首长写了老爷山打援及收复上党的总结报告,第二天让表叔带三个侦察员护送一个警卫员到涉县八路军总部送材料。

    他们日夜兼程,第二天下午翻过了平顺东北的最后一座大山后,涉过浊漳河进入了涉县,晚六时,在太行深处的一个村庄找到了八路军总部。

    哨兵检查了他们的侦察兵证件后,让他们进了司令部,只见好多人各忙各的,大首长只有邓小平政委在。邓政委见到表叔后“啊”了一声—— —“又是你这个小鬼!”其实当时表叔已二十几了,只是首长叫惯了。

    表叔第一次见邓政委是在辽县,那时正是百团大战。后来在几次重大战役中,邓政委多次召集各旅侦察排长训话,讲团结,讲协调,有时还亲自给他们布置任务。

    表叔敬礼交材料后,邓政委问他们昨天几点动身,表叔回答:不知道!”又问他们几点过漳河,表叔又说:不知道”。政委生气了,说:一个侦察员,时间观念很重要,怎么走时就不看看表吗?”表叔说他们没有表。

    政委听后,马上从他的帆布提包中取出一块怀表交给表叔,并耐心地告诉表叔怎样认表,怎样上表,嘱咐他们返回沿路要多加小心,回去后让陈赓司令员马上来电告知,要告清回去是几点几分……回归的路上,表叔他们就不太紧张了。当时听说刘邓首长正在组织邯郸战役,陈赓司令员带领第四纵队正向河北方向运动。

   他们沿途向地方和部队打听四纵司令部的位置,终于在次日下午一时,于安泽和长子交界处的一个村庄找到了司令部。

    向陈司令员汇报了完成送材料任务的情况后,表叔又特意转告了邓政委的指示,请陈司令员马上向邓政委发报,告知他们是几点几分返回的。

    接着,表叔又向陈司令员汇报了邓政委赠表的事。敬礼后表叔放下表就走,陈司令员立即叫住他说:这块美国军用怀表是邓政委送给你的,你就拿走用吧,要好好保管啊!”“是邓政委送给我的!”表叔先是不相信,继而高兴得不知说什么好。从那以后,每逢大事,他都要记住是某月某日几点几分,时刻牢记邓政委那句话——“一个侦察员,时间观念很重要”。

    1952年,表叔像全军所有的伤残人员一样,被安置到地方工作。他先是出任汾西矿务局南关矿工会主席,1960年山西省矿山救护队成立后,他主动要求到西山矿务局矿山救护队工作。几十年来,他不忘军人本色,更不忘陈赓司令员对他的厚望,先后参加了几十次抢险救灾工作。

    2005年9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给表叔一枚24K镀金纪念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一行金光闪闪的凸字凝聚了多少中华儿女的万丈豪情,也是对一名参与创建共和国的忠诚老兵的最高褒奖和慰藉。(任和畅


     

责任编辑:刘静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