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因为是游击队,不敢打消耗仗,只能打埋伏战、袭击战,有时候一天就打好几次,至今我也记不清打过多少次战斗。”日前,记者在古县聆听老游击队员孙怀玉讲述他当年抗日的战斗历程,虽然已是95岁高龄,但他回忆起那段烽火岁月,依然思路清晰,声音洪亮。
1941年10月,孙怀玉在安泽县大队一连入伍(当时古县、安泽同属安泽县),在上党战役之前,就没有离开过这个连队,当过副班长、班长、排长,到日本投降时,担任过副指导员,后来参加了上党战役等战斗,一直干到云南省楚雄军分区政治部主任。
“当时,咱们的部队武器落后,一百多个人只有两挺机枪,子弹也极其稀缺,每个战士只有四五发子弹,所以我们不能跟敌人打阵地战,主要靠打游击战同敌人周旋。”孙怀玉说。
伏击抢粮班
“到了麦收季节,日本就会派人到村子里抢粮,当侦察到这个情况后,我们一个连队就悄悄地摸进了敌占区,在县城南侧南麻沟山中间道的两侧埋伏。一个连两个排在山上面掩护,我们一排在下面负责打击,并派出了侦察哨。”孙怀玉回忆道。
“日本的禁闭队两个班到石壁乡抢老百姓的粮食,到了下午,日本人大摇大摆地回来了,不知道我们敢到他们的防区活动,所以也没什么防备。日本人一进入伏击圈,我们就用步枪、手榴弹招呼。日本人不知道我们有多少人,前面的人开始往县城跑,由于离日军驻地近,有几个日本兵跑了,我们也没有去追。后面是禁闭队抢粮的一个班,我们两个班一下子就从山上冲下来,俘虏了6个日本人,缴获了一批粮食,很快就连人带粮搞到了山上。”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孙怀玉满脸的喜悦。
两次打城关
“我们第一次打城关,是因为敌禁闭队有我们的内线。那次,刚和内线在岳阳镇湾里村接上头,对方就叛变,我们的同志被敌人打翻抓走了。上级为了整个敌占区地下工作者的安全,让我们去营救被捕同志。”孙怀玉对记者说。
因为一连里当地人较多,熟悉地形情况,所以当时抽调了20多个人去营救。天黑后,参加这次任务的游击队员从城关东门用梯子上去,把过来的游动哨给控制住了。随后进行了分工,兵分三路,一路去杀宪兵队长,一路去杀那几个坏分子,另一路去监狱救人。三个目标虽然在一个院子里,但并不在一个房子里,所以要求尽量不要开枪,以免引起更多敌人的警觉。结果有一组行动队员摸进屋子后,用刺刀刺敌,由于刺刀扎进敌人的屁股里太深,拔不出来,就着急开枪了。突然听到了枪声,接着就听到隔壁禁闭队开始吹哨子集合,孙怀玉赶紧将两颗手榴弹向隔壁禁闭队的房子里扔了过去,炸死了两个人,随即从东门撤退,当敌人来到东门,游击队已经撤到了东山根。
由于被捕的同志没有救出,根据得到的情报,当时日本人在南埠,不在城关居住,上级就再次组织攻打城关。
1943年的秋天,阴历八月十四凌晨2时,全县独立营两个连、两个区分队、二十五团的一个连,攻打城关县城。当时部队分别从东门和北门上去,解决了北门的哨兵,静悄悄地摸了进去,敌人还在呼呼睡觉,突然看见游击队这么多人,就乖乖地投降了。这次战斗,俘虏了敌两个纵队,杀了几个汉奸,缴获不少武器,有轻机枪,三八大盖等,部队不到天明就撤走了。
血战五马岭
1943年秋天,日本人进行疯狂的报复,五马岭战斗是孙怀玉连队损失最大的一次战斗。
那天下午,部队在红南庄村驻扎。据情报员说,日本人到了张才村,部队马上转移到了南麻沟和前石家垣,部队刚到,日本人也追了过来。半夜部队翻山到五马岭,敌人开始包抄,前堵后追,把部队压到了深沟里。由于孙怀玉所在的班是尖兵班,担负着掩护大部队的任务,大部队刚过,孙怀玉连队又被敌人包抄,压到了五马岭的一个沟里。
“那天晚上,大部分人出来了,见到独立大队的大队长韩虎后才知道,部分人还在沟里没有出来。后来有人告诉我,没有出来的人刚走到连家庄村,敌人也到了,有30多人被捕,天亮后,被带到了五马岭,日本人把他们的上衣一脱,一个一个刺。”回忆起这一幕,孙怀玉很激动,“那次战斗我们连30多个同志被日本鬼子杀害了,我们村和我一起当兵的两个弟兄也在那次战斗中被敌人刺死了。”采访结束时,孙怀玉老人说,“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我们的战士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来之不易啊,你们作为祖国的下一代要牢记国耻,用你们的智慧和双手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董枭)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