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县“三转”发力夯实纪检根基

2014-11-14 08:23: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通讯员 张鹏 陈沛)“我们在政务大厅设立了84个视屏监控点,对各事项的办理过程、办理时限,当前办理状况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电子监督,目前已对16件延时办结事项进行红牌纠错和行政问责。”在蒲县政务大厅内,该县纪委工作人员向笔者介绍说。今年以来,蒲县以“三转”为抓手,在“转职能”上集聚主业,在“转方式”上突出责任,在“转作风”上锤炼队伍,抓住“牛鼻子”,种好“责任田”,进一步夯实纪检监督责任。

转职能,聚焦主业。他们进一步厘清了与纪检工作无关的议事协调、业务工作,集中精力做好监督、执纪、问责工作,把原参与议事协调机构精减68个,保留10个;进一步优化内部组织架构,将农廉室、党风室、效能室、执法室等一线科室,进行了人员重组,增强监督执纪力度;同时,严格落实两个全覆盖、两为主、两报告等要求,在体制上、力量上、精力上聚焦主责主业,保证执纪监督的权威性、独立性。及时为33个重点县直单位设立了纪检组,对没有纪检组的明确一名副职分管纪检工作,实现了纪检监察组织和工作人员的全覆盖。明确了乡镇、县直部门纪委书记(纪检组长)不再分管纪检监察以外的其他业务工作,把主要精力放在“再监督”上,实现了“三个转变”,即由一线监督向督促责任部门履职转变;由全程监督向问责问效转变;由个案监督向制度监督转变。

转方式,突出主责。他们以“传统”和“现代”相结合,抓警示教育。编印了《党纪法规》学习手册,配发给全县党员领导干部,增强其“为民、务实、清廉”意识,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组织全县党政“一把手”到曲沃监狱倾听悔过之声,用身边真实的典型案例教育身边人,使党员干部对违法违纪行为不想为、不能为、不敢为,促进自律与他律共振。开通了“蒲子清风”微信公众平台,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日常教育管理,已推送59期;强化预防落实“三早”机制,对苗头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今年以来,对1个乡镇、3个县直部门主要领导因主体责任落实不力进行了通报批评,对14名“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领导干部点名道姓曝光,约谈乡镇纪委书记、县直纪检组长7人次;“五位一体”抓作风建设。始终扭住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放松,紧盯重要节点、关键时段,加强对“四风”方面突出问题的监督,建立干部作风建设常态化监督检查机制,实行县级联点领导包抓巡查、职能部门严抓细管、新闻媒体监督曝光、监督机构跟踪问效、作风建设常态检查“五位一体”干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坚持重要节点、关键时段由县纪委牵头,抽调基层纪委书记、纪检组长,对各单位干部作风进行明察暗访,坚决防止反弹。截至目前,开展常规化明察暗访349批次,通报党员干部40人,约谈乡镇、县直“一把手”14人。

转作风,锤炼队伍。他们在全县纪检监察干部中开展了“执纪为民、扎实履职、做廉洁表率”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要求纪检监察干部模范遵守“四不准”规定,以“三严三实”为标杆,树立“正人先正己”、“打铁还需自身硬”的理念,强化担当意识;同时,坚持委局机关日常学习制度,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纪检监察业务培训和市纪委高端讲座,不断提高纪检干部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全力打造“坐下来能写、站起来能讲、走出去能干”的“三能”纪检干部。今年5月,县纪委对80名纪检监察干部进行了理论知识测试,提升履职尽责能力;在强化内部监督上,建立完善纪检监察机关内部监督机制,坚持严格监督、严格教育、严格管理,自觉接受党组织、人民群众和新闻舆论监督,切实解决“灯下黑”问题,真正打造出一支“铁纪、铁军、铁腕”的纪检队伍。

     

责任编辑:刘静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