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哺双亲写孝心

2015-01-16 08:23: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冬日的阳光照进这个农村小院,屋内摆设简单却也收拾得干净整洁,而且没有一点异味,根本看不出家里有瘫痪在床的病人。这是蒲县薛关镇古驿村年仅19岁的姑娘付玉莲每天忙前忙后换来的。

说起这些年的生活,付玉莲感觉苦涩,但更多的是对父母的爱撑起的坚强。

付玉莲的童年没有斑斓的色彩,她出生在古驿村一个贫困的家庭,母亲患先天小儿麻痹症行动不便,父亲在她上小学的时候患支气管哮喘不能干重活。为了照顾父母,懂事的付玉莲早早就用自己瘦弱的双手承担起家务,洗衣、做饭、干农活样样都是好手。付玉莲不仅把自家打理的井井有条,对邻居也是有啥忙能帮就帮,村里人都特别喜欢这个热心又懂事的丫头。每天放学后,其他孩子都留恋着放学路上嬉戏打闹的乐趣,而付玉莲总是早早回家,抓紧时间做完作业后,收起作业本便挽起袖子生火做饭。晚饭后,她还会陪着母亲拉家常,为母亲洗脚解乏。

父亲的倒下,对这个仅能将就维持简单生活的家庭来说,就像天塌了。讲起3年前那场变故,付玉莲仍然是泪眼蒙蒙。那天,父亲在镇上一个诊所治疗哮喘,突发脑梗塞,连夜紧急送往了县医院。在父亲住院的20多天里,付玉莲心急如焚,夜以继日地守在病床前,喂药、喂饭、洗衣擦身、接屎倒尿,毫无怨言。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救治,付玉莲的父亲虽然保住了性命,但却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左侧肢体不能活动,大小便无知觉,从此瘫痪在床。身体本来就不好的母亲因为承受不了这样的打击,紧接着也病倒了。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付玉莲硬是忍住泪水,辍学回家,义不容辞地扛起侍候父母的重担。短短时间内,本就瘦弱的付玉莲被生活的重担压的又瘦了很多,父亲看着日渐消瘦的女儿,想起自己给家庭带来这么多不便,情绪很低落,总是自我埋怨:“给你们添麻烦了……我怎么不早点死呢?”付玉莲听了这话,心里难受极了,拖着疲惫的身体耐心地安慰父亲,“爸,没事,等你和妈的病好了以后,我就出去打工赚钱,咱家会和以前一样,到时候我带着您二老去旅游。”女儿的懂事总是让这个大男人泣不成声:“都是我的错,女儿啊,对不起……”自从父亲病倒后,整个家庭没有了经济来源,再加上要给父母两个人看病,家里仅有的一点点积蓄很快花光了。父亲的后续治疗仍需要很多钱,付玉莲不得不向亲戚借钱,并承诺下:“等我打工赚了钱一定还给你们。”每每说起这些,付玉莲眼中都泛着泪花,并暗暗下定决心:就算再苦再难也要给父母治病。

为了既能赚点钱又不耽误照顾父母,付玉莲选择在离家不远的一家饭店当服务员,虽然每月只有几百块钱的工资,但她对这份工作已经很满足了。就这样,付玉莲开始了一边打工一边照顾父母的生活。每天早上起床后,给父亲翻身、穿衣、喂饭、喂药,安顿好父母后,付玉莲才赶去上班。

最难熬的是冬天,父亲因为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寒冷的冬夜起来帮父亲解大小便很艰难,但无论多冷、无论多晚,只要听到父亲叫唤,付玉莲都会马上起床。此外,父亲经常拉撒在床上或衣服上,为了让父亲始终保持干净无异味,付玉莲不嫌脏、不怕累,总是第一时间为父亲更换干净的衣服和床单。经常一盆又一盆的清洗衣物,付玉莲的两只手都是皴裂的口子,全然无这个年纪女孩的嫩实。由于付玉莲的细心照顾,父亲虽瘫痪在床,但床铺总是干干净净,父亲身上也从来没有生过褥疮,周围的邻居们都夸付玉莲是个十足的孝女。“我病了这么久,女儿从来都不嫌弃,叫她干啥就干啥,从不惹我生气,伺候我不嫌脏、不叫累,我是真有福气啊!”父亲在谈起自己的女儿时也是一脸的幸福和骄傲。

父亲从2011年瘫痪在床至今已将近四年了,付玉莲每天起早贪黑,周围同龄孩子有了闲时间不是去玩耍,就是围成一堆下棋、打牌,而付玉莲一年四季总要陪在父母亲身边照顾。也有人问过她:“你每天这样侍候父母,难道不累不烦吗?”付玉莲总是笑着告诉他们:“我应该感到庆幸,父母亲为了供养我吃了不少苦,现在正是我报答他们恩情的时候,不能让自己以后感到遗憾,能陪伴在父母身边,再苦也是甜。”古有黄香温席暖父心的佳话,今有付玉莲反哺父母无怨无悔的故事,书写的都是中华民族最温情的一个汉字——孝。记者 荀丹薇

     

责任编辑:刘静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