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今年,蒲县以“提前两年实现全面小康”为目标,继续将改善民生,造福群众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积极回应群众期盼,稳步发展民生事业,大力推进文化繁荣,全面提升教育水平,加快卫计事业发展,积极促进社会就业,不断强化社会保障,优先解决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大力推进文化繁荣。以争创全国“文化先进县”“书法之乡”为抓手,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抓好文明创建、道德讲堂、“蒲子好人”三个载体,弘扬主旋律、凝聚正能量;深入发掘东岳文化教化育人的影响力,叫响“心灵胜境厚德蒲县”东岳文化品牌,全力办好第二届东岳文化旅游节;推动民间“八音会”等非物质文化传承发展,建设佳乐文创园、蒲子民俗文化体验园,出版《蒲县文化丛书》;深入开展文化下乡、全民阅读、消夏演出等活动;建立文化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今年完成新闻广电综合大楼主体工程;推进县乡村三级文化基础设施达标建设,启动东岳文化园区、蒲县博物馆等项目,加强化乐等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依托文化宫、奥体中心、文化站等平台,举办群众性文体活动,承办更高级别和水平的体育赛事;通过税收优惠、奖励政策等手段,引导各类社会主体投资文化产业,大力扶持蒲剧、麦秆画、根雕、剪纸、柳编等地方文化产业,打造文化精品。
全面提升教育水平。围绕创建“全省教育强县”目标,制定新一轮教育振兴“三年行动计划”,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锦绣小学完成主体,蒲县一中综合楼和太林中学、后堡小学宿舍楼建成投用,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验收;推进幼儿教育规范发展,城区和乡镇中心幼儿园要加紧规划、全面启动,乔家湾中心幼儿园完成主体;推进职业教育特色发展,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搭建人才多样化成长的“立交桥”,创建省级职教中心,强化岗位技能培训,确保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以上;推进高中教育提质发展,坚持名师带动、整体推动,促进优质资源全面覆盖,质量优势不断递增,高考二本B类以上达线人数达到260人,考取大文大理和名校的人数要有新突破。深化教育人事制度、绩效工资改革,严格落实校长、教师轮岗交流制度,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各项办学指标步入全市乃至全省前列。
加快卫计事业发展。加强公共服务基础建设,克城中心卫生院开工建设,太林、红道、乔家湾中心卫生院完成主体。深化医药卫生制度改革,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加大大病统筹力度,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落实“预防为主”方针,加强重大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综合防控,推进“健康蒲县”建设。积极推进与省市医疗机构的合作交流,不断提高诊疗水平,真正让群众看得上病、看得好病。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提高生殖健康、妇幼保健等公共服务水平。
积极促进社会就业。针对当前竞争性、结构性失业问题,制定和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促进计划,建立促进就业创业资金投入长效机制,落实创业培训补贴、小额担保贷款及贴息、税费减免等政策,降低自主创业门槛,完成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任务,带动更多劳动者创业就业;加大就业援助帮扶力度,强化大学生见习和公益性岗位等托底安置。与县外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机制,定期不定期举办大型招聘活动,引导就业困难人员及早就业,全年新增城镇就业15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500人。
不断强化社会保障。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完善并轨后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制度,完善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口供养、因灾因病致贫人员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强化社会保障扩面征缴,加快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各类社会保险应保尽保;全面推行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持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建成10个农村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县养老服务中心竣工投用。加强殡葬基础设施建设,县殡仪服务中心完成主体,推动殡葬服务生态、节俭、阳光。(贾琳)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