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今年以来,蒲县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市委“345”战略和市政府“12345”工作任务,按照“把握四抓要求,实施六大攻坚,推进三县建设”工作思路,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对标脱贫摘帽、产业转型、城乡建设、生态提升、民生改善、改革开放,打响“六大战役”,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企稳回升、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
打响脱贫摘帽“歼灭战”。该县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立足县情实际,建立了“三包五到”责任制,即县领导包联、县直单位包扶,重点企业包带,单位到村、项目到村、党员干部到户、干部职工到人、“第一书记”到岗,实现了11个市直单位、110个县级单位、25个重点企业,1400余名干部职工与贫困村、贫困户精准对接,形成了市、县、乡、村、企五级联动的大扶贫格局。同时,出台贫困户发展畜牧业等产业扶持政策,与天津宝迪签约,与北京新瑞利邦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支持两大公司以“公司+基地+贫困户”模式带动贫困户发展养猪、养牛产业增收致富。充分发挥构树产业扶贫试点县优势,重点打造构树产业这一带动农民脱贫致富、转移就业的平台和载体,通过中科蒲惠、中科宏发国营、民营协作发展构树产业,示范带动71户贫困户发展构树产业800亩。积极申报光伏扶贫项目,规划上报11个村建设11个100千瓦分布式村级光伏发电站,已落实4个项目320万元资金。今年共转移就业扶贫1230人,易地搬迁158户544人,教育救助86人43万元,生态补偿1万余户1040万元,医疗救助566人202.6万元,金融扶贫280户、发放贷款1390万元。
打响产业转型“升级战”。工业转型方面,大力推进现代化矿井升级改造,全县生产矿井达到14座,联合试运转2座,形成产能1635万吨;严格执行煤炭生产276个工作日制度,16座矿井复工复产,1月至11月,生产原煤992万吨,销售精煤608万吨。延伸煤炭产业链,山煤300万吨选煤二期即将进入试生产,全县煤炭洗选率达到95%以上。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煤电铝一体化项目完成两次资源预查;江苏润晶光伏发电、远景能源风电项目、龙祥干法水泥二期有序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方面。“两个十万亩”提质增效,核桃产业高接换优1900亩,综合管理4万亩,采收干果424万公斤,同比增长30%,核桃栽培被立项为省级核桃栽培标准化示范区;马铃薯产业引进常规品种4种、特色品种2种,繁育种薯5000亩,全程机械化率达到90%以上。抢抓构树扶贫试点县机遇,积极创建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茹家坪示范基地水、电、路基础设施基本配套到位,种植构树3000余亩;构树研发基地建成投用,繁育构树组培苗140万株,根繁苗500万株,扦插苗120万株。
打响城乡建设“攻坚战”。县城建设上,鹿城山水小区一期、锦绣小区一期建成投用,鹿城山水小区二期年内完成主体,保障性住房三期3栋竣工、3栋完成主体,保障性住房二期分配到户287户;北街公园完成95%的工程量,翠屏山森林公园二期完成征地拆迁,蒲县档案馆综合建设项目年内开工;昌平东大街棚户区改造工程项目采取PPP模式,初步达成项目建设框架协议。小城镇建设上,黑龙关镇区提质改造项目完成前期手续并立项,乔家湾乡集中供热项目完成选址、环评手续,文体活动中心项目完成土建及室内水、电、暖等工程,薛关镇乔子滩移民新村建设工程正在进行用地规划调整,山中乡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项目完成公共浴室、日间照料中心主体工程,正在安装设备。基础设施配套上,西气东输改线工程按序时进度推进,年底可完工;霍永高速连接线年内完成路基,井山线、蒲红线(辛庄至返底)、解家河道路改造、农村公路窄路拓宽改造等工程年内完工;四沟水库完成建设任务,刁口水库年内完成基础灌浆,3处农村水利工程、2处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完工;改造农网31.75公里、低压台区36个,薛关35千伏变电站主变增容工程12月中旬竣工。
打响生态提升“巩固战”。紧抓西山七县国家主体功能区试点建设契机,着力打造蒲县绿色优势、绿色品牌。今年完成造林6.74万亩,成功打造西沙沟万亩精品工程,吕梁林局森林重点火险区保护治理二期竣工,全县林木覆盖率达53.5%,全市林业现场会在蒲县成功召开。严格落实污染源头治理责任,严控煤矿、洗选煤、电力等企业污水排放,立案查处企业11家,约谈违法企业10家。扎实开展扬尘治理、露天烧烤、秸秆焚烧、黄标车淘汰等专项整治,完成古午线、南引线、五鹿山旅游公路通道绿化和县城增绿工程,涉及2个村1536口人的农村生活污水防治项目建设投用,1月至11月,城区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00天。
打响民生改善“持久战”。今年该县民生投入占预算支出比例达到48%,比上年同期高出5个百分点。大力推进文化繁荣,以争创全国“文化先进县”“书法之乡”为抓手,成功举办江苏灌南—山西蒲县书法作品交流展,山西师大蒲子文化宫实践教育基地挂牌成立,荣获“山西省文化先进县”,蒲剧团荣获“全国服务农村服务基层文化先进单位”。全面提升教育水平,新一轮教育振兴“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实施,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善工程完成设备购置,蒲县一中综合楼、乔家湾中心幼儿园等建设工程完成主体,今年高考二本达线264人,达线率排名山区县第一。加快卫计事业发展,乡镇卫生院改造项目有序推进,与4家省级以上医院实现远程会诊,与4家省市医院签订医联体协议,全县次均门诊费、日均住院费、大型设备核查费、县外转诊率下降10%以上,22种重大疾病补偿比例比上级要求提高了10%。积极促进社会就业,新增城镇就业1235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3535人,成功创建国家级农民工返乡创业试点县。不断深化社会保障,县养老服务中心12月底竣工,各项社会保险基金等计结余突破4亿元,城镇低保、农村五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实现应保尽保、应助尽助。全力保障安全稳定,扎实推进安全隐患风险大排查大整治、打非治违等行动,安全生产事故起数与去年持平,死亡人数同比下降33%。
打响改革开放“主动战”。深化政府采购改革,优化采购流程,1月至11月,节约财政资金269万元,节约率13%;加快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出台城市监察、执法大队购买服务实施方案。持续引深“双创”工作,与山西大学合作建设的正茂核桃公司产品研发中心建成运行,发掘培育发明专利10项、实用型专利2项,引进科技人才11人,新增冠名蒲县区域内的商标注册企业3个,注册商标4个;优化金融服务,建成61个农村金融服务站,组织5家企业参与全市银企对接洽谈会,达成6000万元贷款意向;实施“千户小微企业培育工程”,新增中小微企业100户。加快扩大开放步伐,1月至11月,共签约项目11个,资金201.3亿元。(张鹏 陈沛)
责任编辑:实习生王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