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通讯员 羊依东 单晓庆)“学校给我们每人都安排了单人宿舍,家属来了也有地方住,出校门就是公园和奥体中心,休闲娱乐很方便。学校的学习氛围很浓厚,学生的上进心和自律意识也很强,对老师很尊敬,我在这里干得很舒心。”日前,在蒲县高级中学教化学的56岁名师张灿景高兴地说。
2016年7月份,来自山东枣庄市的化学教师张灿景和来自山西省永济市的物理教师麻治立、河北省涉县的历史教师汤红亮、河南省商丘市的生物教师孟红征一起被招聘到蒲县高级中学,经过一个学期的适应,纷纷表示对目前的教学生活非常满意。至此,自2012年以来在蒲县“落地生根”的名师已达28名。
近年来,蒲县坚持把“名师工程”作为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为了确保名师留得住、用得好,该县通过创优环境、考核评价和结对帮带“三个突出”,来切实激发名师活力。突出创优环境。他们出台了引进人才优惠政策暂行办法,在薪酬待遇上,以23万元-40万元的年薪面向全国招聘高中名师,在职称评审、住房保障、子女就学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突出考核评价。该县采取“月小评、季分考、年终排”的办法,动态考核名师。月初由学校确定名师一线教学、举办教学讲座、做公开示范课等目标任务,月底进行针对性考评;当季由县教科局负责考核,结果报县人才办备案;年终由县人才办牵头,对名师进行综合考评排队。突出结对帮带。该县开展了“师徒结对”活动,每位名师与10名本地教师结成对子,促进本地教师的专业成长。在名师的引领下,自2013年以来,蒲县高中共有27人次先后获得了省、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名师、教学能手等荣誉称号。
“名师工程”实施以来,该县教育教学质量大幅提升,高考成绩连年突破。2015年高考达线193人,达线率33.3%;2016年高考突破200人大关,达线264人,达线率43%。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