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沃:千年傩戏再现诗经故里

2017-05-07 20:51:48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记者王隰斌)5月6日,曲沃县北董乡任庄村扇鼓傩(nuo)戏在诗经之乡南林交村进行了精彩的表演,传承一千余年的古老文化让观众大饱眼福。

  据了解,傩礼具有民俗节日特点,正常的演出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初七至元宵节期间。傩戏传承人柳银石介绍,这个项目在2008年被收录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每年正月在村里走场子,唱几个片断。前些年山西师范大学进行艺术研究时,完整地演出了该戏。今天是曲沃县旅游月的第10天,任庄的傩戏将在诗经之乡南林交村上演,而且是清一色的男演员,原汁原味地展现给观光游客,让他们切身体会传承了一千余年的古老文化。

  随后,柳银石扛着“遵行傩礼禳瘟逐疫”大旗与十二神家绕起了八卦阵,他们伴随着古老铿锵鼓乐,让游客一饱眼福。

  一位知晓傩戏的古稀老人介绍,这是迄今为止唯一在黄河流域保存的,以扇鼓为特征的社祭形态傩礼。包括祀神、驱傩和献艺三个部分,演出的主 体由本村12名训练有素的农民组成,称为“十二神家”。显然,这是东汉大傩中“十二神兽”、唐代大傩中“十二执事”的历史衍变。这“十二神家”反穿杂色羊皮袄,头戴清代官员的圆锥顶“凉帽”,手持扇鼓(扇鼓类似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地区流行的单鼓)。

  “一保佑风调雨顺,二保佑国泰民安,三保佑五谷丰登,四保佑老幼平安,五保佑谷秀双穗……十保佑六畜平安。”十二神家”请东南西北诸位帝星受香叩拜。浓重的曲沃方言,让十里八乡的乡亲们拍手鼓掌。

  该古戏还有《添神》《前下神》《后下神》《打仓》《吹风》等片断,每个片断有不同的唱法,不同的音乐节奏。

  “先有白果树,后有林交村。”南林交村一位村民告诉记者。南林交村的这棵银杏树距今约2000多年,仍然枝繁叶茂。它依然挺立在南林交村村南,像一位沧桑老人,向人们讲述着南林交村的历史变迁,讲述着古晋国的人文故事。

  柳银石的傩戏演出结束,绕千年古树,里转三圈,外转三圈,表示对这棵银杏树的敬重。

  这时导游的喇叭传出了“扬之水,白石皓皓。素衣朱绣, 从子于鹄。既见君子,云何其忧?”的话语。这是《诗经·唐风·扬之水》中的一句,就是说小河里的水啊汩汩流淌,光洁的山石被冲刷激荡。士兵白衣红领整装待发,跟随他从曲沃奔赴疆场。我们见到了勇武的桓叔,还有什么不欢乐的地方?小河里的水啊汩汩流淌,光洁的山石白得发光亮。士兵白衣红袖整装待发,跟随他从鹄邑奔赴疆场。我们见到了勇武的桓叔,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地方?这个典故反映的是公元前745年,晋国的桓叔被晋昭侯封到曲沃的故事。安鹄是指以安鹄村为中心的紫金山下,东至景明、南林交,西至窑院,北至浍河南岸,这方圆数十里的地方,是晋国君主的围场御苑。

  相关链接:任庄扇鼓傩戏形成于北宋。《曲沃县志》记载,北宋许孝恭利用在汴京主管宫中仪仗、梨园教场之便,把一些年事已高的老艺人请回故里,教族人演习宫廷中的常设礼仪“傩礼”,并以本族系成员设坛祭祀,从事表演扇鼓傩戏。戏中奉请的神,除儒、释、道三教外,还有各类俗神。唐、宋时,曲沃凡有社的地方都设坛,设坛必献祭,献祭必演傩戏。


     

责任编辑:付基恒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